出自唐朝韋處厚《盛山十二詩》
顧渚吳商絕,蒙山蜀信稀。千叢因此始,含露紫英肥。
疏鑿?fù)綖榍?,圓洼自可澄。倒花紛錯秀,鑒月靜涵冰。
激曲縈飛箭,浮溝泛滿卮。將來山太守,早向習(xí)家池。
夾岸凝清素,交枝漾淺淪。味調(diào)方薦實,臘近又先春。
繚繞緣云上,璘玢甃玉聯(lián)。高高曾幾折,極目瞰秋鳶。
褊地難層土,因厓遂削成。淺深嵐嶂色,盡向此中呈。
綆汲豈無井,顛崖貴非浚。愿灑塵垢馀,一雨根莖潤。
雨合飛危砌,天開卷曉窗。齊平聯(lián)郭柳,帶繞抱城江。
噴日舒紅景,通蹊茂綠陰。終期王母摘,不羨武陵深。
巉巉雪中嶠,磊磊標(biāo)方峭。勿為枕蒼山,還當(dāng)?shù)A清廟。
初映鉤如線,終銜鏡似鉤。遠(yuǎn)澄秋水色,高倚曉河流。
不資冬日秀,為作暑天寒。先植誠非鳳,來翔定是鸞。
以上韋處厚作品《盛山十二詩》共12首
注釋參考
淺深
(1).深和淺?!抖Y記·王制》:“意論輕重之序,慎測淺深之量以別之?!?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贊》:“雖淺深不同,詳略各異,其褒德顯榮,典章一也?!?宋 蘇軾 《學(xué)士院試孔子從先進(jìn)論》:“其志不同,故其術(shù)有淺深,而其成功有巨細(xì)?!?郭沫若 《羽書集·由“有感”說到氣節(jié)》:“悲歌 燕 趙 已消沉,淪落何須計淺深?”
(2).深厚。 宋 蘇舜欽 《啟事上奉寧軍陳侍郎》:“自爾家事細(xì)微,必為賙給,使舉族免於流轉(zhuǎn),得專孝思,其為惠淺深,以此可見?!?/p>
中呈
見“ 中程 ”。
韋處厚名句,盛山十二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