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太宗《緣識》:
從小莫顛謏,長大始成人。
經(jīng)史須勤學(xué),然可待尊親。
勿談他已短,但秪自脩身。
所作行慈善,見者生欽羨。
好事審還聽,憎愛去貪戀。
我即說分明,試逸絕驕矜。
孺子受天廕,不織不蠶耕。
愿爾多聰悟,孝順於君父。
逆耳必從之,少欲減嗔怒。
謹(jǐn)守作童兒,緣是正禺癡。
重貴在心知,認(rèn)取世間為。
注釋參考
逆耳
逆耳 (nì ěr) 聽起來使人不悅和不能接受 be unpleasant to the ear;grate on the ear 我們要學(xué)會聽逆耳之言嗔怒
惱怒。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治家》:“ 齊 吏部侍郎 房文烈 ,未嘗嗔怒。”《西游記》第十五回:“ 行者 聞得這話,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濟(jì)!不濟(jì)!’” 巴金 《家》十四:“ 淑英 露出嗔怒的樣子,要擰 覺新 的膀子?!?/p>
宋太宗名句,緣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