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明化洽上所宣,上失其道民乃愆
出自宋代程珌《用柏梁體題式敬齋》:
惟古知哲粲青編,胡為典獄難其賢。
皋陶蘇公相后先,舍是未見舊聊翩。
果哉知仁人難全,未得其情智欲研。
既悉其罪仍寬旃,吾心鈞石何所偏。
服而舍之天則然,畫冠不犯何由緣。
教明化洽上所宣,上失其道民乃愆。
又復(fù)淫刑如蔓延,立法初意浸天淵。
苗民作威天棄捐,圣神應(yīng)運(yùn)符握乾。
春風(fēng)甘雨偏八埏,內(nèi)外建官相綜絟。
州復(fù)設(shè)掾職其專,此蓋椎輪當(dāng)益虔。
縣令獄掾非充員,渠用資格宜加銓。
刑君天資靜不儇,且賞一飲詩書泉。
大府獄市來闐闐,嚴(yán)明之長日趨前。
莫難此時(shí)周折還,三年一心上通天。
荻苗水長問歸路,而君胡為華此扁。
吾非空扁乃心傅,上遡蘇公歲二千,下視方來漫無邊。
吾乃{(lán)耳少}然立中焉,來者式之不計(jì)年。
注釋參考
化洽
(1).教化普沾。 漢 蔡邕 《司空文烈侯楊公碑》:“功成化洽,景命有傾。帝乃震慟,執(zhí)書以泣?!?唐 劉商 《金井歌》:“文明化洽天地清,和氣氤氳孕至精?!?/p>
(2).指使教化普沾?!度龂尽の褐尽ぬK則傳》:“若陛下化洽中國,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貴也?!?/p>
道民
信奉道教或加入道教組織者。 金 元好問 《游天壇雜詩》之十:“道民終不忘 天臺(tái) ,姓字依然在 蜜崖 。” 施國祁 注:“近歲 盧氏 蜜崖 人跡不及處,有題字云:‘道民 天臺(tái) 司馬承禎 過。’” 明 王世貞 《閑居》詩:“倚酒稱歡伯,看經(jīng)號(hào)道民。” 清 姚鼐 《聞?dòng)砬湟詴线_(dá)幾更出山而竟止因寄》詩:“家作道民輸斗米,身惟服食乞戎鹽?!?/p>
引導(dǎo)人民?!稘h書·地理志下》:“道民之道,可不慎哉!” 顏師古 注:“上道讀曰導(dǎo)?!?三國 魏 曹植 《神農(nóng)贊》:“造為耒耜,道民播穀?!?/p>
程珌名句,用柏梁體題式敬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