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彭龜年《燕居十六首》:
捧檄為親喜,拖紳豈我榮。
若謀妻與子,寧不愧何平。
注釋參考
捧檄
東漢 人 毛義 有孝名。 張奉 去拜訪他,剛好府檄至,要 毛義 去任守令, 毛義 拿到檄,表現(xiàn)出高興的樣子, 張奉 因此看不起他。后來 毛義 母死, 毛義 終于不再出去做官, 張奉 才知道他不過是為親屈,感嘆自己知他不深。見《后漢書·劉平等傳序》。后以“捧檄”為為母出仕的典故。 唐 駱賓王 《渡瓜步江》詩:“捧檄辭幽徑,鳴桹下 貴洲 ?!?南唐 伍喬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詩:“束書西上謁明主,捧檄南歸慰老親。” 明 徐渭 《謝督府胡公啟》:“徒知母在而喜,頑然捧檄之情;務(wù)擬身教所先,遵以齊眉之敬?!?清 馮桂芬 《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 毛義 捧檄色喜,固以家貧親老?!?/p>
拖紳
亦作“拕紳”。1.引大帶于朝服之上?!墩撜Z·鄉(xiāng)黨》:“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拖, 唐 石經(jīng)本作“扦”。 朱熹 集注:“病臥不能著衣束帶,又不可以褻服見君,故加朝衣於身,又引大帶於上也。”《漢書·龔勝傳》:“ 勝 稱病篤,為牀室中戶西南牖下,東首加朝服拕紳?!?/p>
(2).借指大臣生病。 唐 柳宗元 《祭李中丞文》:“拖紳遽聞,卷衣已復(fù)?!?唐 劉禹錫 《許給事見示哭工部劉尚書詩因命同作》:“榮耀初題劍,清羸已拖紳?!?/p>
(3).指綬帶?!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二:“舵牙當(dāng)執(zhí)板,繭纜是拖紳,這是榮耀的下梢頭。”
彭龜年名句,燕居十六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模擬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