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心道《呈佛鑒禪師偈》:
趙州有個柏樹話,禪客相傳遍天下。
多是摘葉與尋枝,不能直向根源會。
覺公說道無此語,正是惡言當(dāng)面罵。
禪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
注釋參考
禪人
泛指修持佛學(xué)、皈依佛法的人?!赌υX止觀》卷五上:“又一種禪人,不達(dá)他根性純教乳藥。”《古尊宿語錄·慈明禪師》:“杖林山下竹筋鞭,南北禪人萬萬千,莫恠相逢不下馬,東西各自有前程?!?/p>
通方
(1).通曉道術(shù)?!稘h書·韓安國傳》:“通方之士,不可以文亂?!?顏師古 注:“方,道也?!?/p>
(2).指通曉為政之道。 宋 葉適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塢狀》:“伏乞朝廷速賜選擇總練通方老於智謀之士,前來 建康 ,糾剔某妄作疏漏之失。”
(3).共通的道理?!逗鬂h書·王充王符等傳論》:“數(shù)子之言當(dāng)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謬通方之訓(xùn),好申一隅之説。” 宋 曾鞏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庶幾識古今之通方,知國家之大體?!?/p>
(4).變通;靈活?!抖古镩e話·首陽山叔齊變節(jié)》:“只因 伯夷 生性孤僻,不肯通方,父親道他不近人情,沒有容人之量。”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外國人不比 中國 人通方,你既當(dāng)面同他講了,他就得跟你當(dāng)面交待?!?/p>
(5).指不限于一經(jīng)一論的研究方法。 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第六講:“這種不限于一經(jīng)一論的研究方法,叫作‘通方’,即通達(dá)一切?!?/p>
釋心道名句,呈佛鑒禪師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