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既望觀之
出自宋代方岳《哨遍(用韻作月對和程申父國錄)》:
月曰不然,君亦怎知,天上從前事。
吾語汝,月豈有弦時。
奈人間井觀乃爾。
休浪許。
歷家繆悠而已。
誰云魄死生明起。
又明死魄生,循環(huán)晦朔,有老兔、自熙熙。
妄相傳、月溯日光馀。
嗟萬古誰知了無虧。
玉斧修成,銀蟾奔去,此言荒矣。
噫。
世已堪悲。
聽君歌復(fù)解人頤。
桂魄何曾死,寒光不減些兒。
但與日相望,對如兩鏡,山河大地?zé)o疑似。
待既望觀之。
冰輪漸側(cè),轉(zhuǎn)斜才一鉤耳。
論本來不與中秋異。
恐天問靈均未知此。
又底用、咸池重洗。
乾坤一點(diǎn)英氣。
寧老人問世。
飛上天來,摩挲月去,才信有晴無雨。
人生圓缺幾何其。
且徘徊、與君同醉。
注釋參考
既望
周 歷以每月十五、十六日至廿二、廿三日為既望。后稱農(nóng)歷十五日為望,十六日為既望?!稌ふ僬a》:“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 周 ,則至 豐 。” 孔穎達(dá) 疏:“ 周公 攝政七年二月十六日,其日為庚寅,既日月相望矣。於已望后六日乙未,為二月二十一日?!薄夺屆め屘臁罚骸巴?,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 南朝 梁 沉約 《為文惠太子解講疏》:“暨七月既望,乃敬捨寶軀,爰及輿冕,自纓已降,凡九十九物。” 唐 劉禹錫 《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暮景中秋爽,陰靈既望圓?!?王國維 《觀堂集林·生霸死霸考》:“既望,謂十五六日以后至二十二三日。”
方岳名句,哨遍(用韻作月對和程申父國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