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強(qiáng)至《禽鳳二絕》:
鳳凰只是瑞時(shí)鳴,邂逅千年或一聲。
不比喧啾爭(zhēng)巧舌,微禽何苦蓄疑情。
注釋參考
不比
不比 (bùbǐ) 不同于,有差異,不可相比 unlike 不想今年不比往年。——?jiǎng)朕r(nóng)《擬擬曲》喧啾
(1).喧鬧嘈雜。 唐 韓愈 《聽穎師彈琴》詩:“喧啾百鳥羣,忽見孤鳳凰。” 宋 文天祥 《<至揚(yáng)州>詩序》:“忽聞人聲喧啾甚,自壁窺之,乃北騎數(shù)千自東而西?!?清 唐孫華 《閑居寫懷》詩之九:“后堂頗爽塏,亦足避喧啾?!?/p>
(2).猶喧赫。 明 唐寅 《世情歌》:“桑田變海海為洲,昔時(shí)聲勢(shì)空喧啾。”
巧舌
猶巧言。 唐 盧仝 《感古》詩之二:“昨日盈尺璧,今朝盡瑕棄。蒼蠅點(diǎn)垂棘,巧舌成錦綺。”
微禽
微小的禽鳥。 晉 張華 《鷦鷯賦》:“惟鷦鷯之微禽兮,亦攝生而受氣。” 晉 郭璞 《游仙詩》之四:“ 淮 海變微禽,吾生獨(dú)不化?!?清 顧炎武 《酬族子湄》詩:“微禽難入海,寒木久生風(fēng)?!?清 王韜 《甕牖馀談·物異四則》:“雞雖微禽,而于五德之外,竟復(fù)具一德。”
何苦
何苦 (hékǔ) 用反問語氣表示不值得(可用否定式),句末多帶“呢” why bother 你何苦為這點(diǎn)雞毛蒜皮的事跟他吵 [呢] ? 你又何苦不去試一試呢? 完全不必要——通常后加“呢” is it worth the trouble 生孩子的氣,何苦呢?蓄疑
積疑?!稌ぶ芄佟罚骸靶钜蓴≈\,怠忽荒政?!?孔 傳:“積疑不決,必?cái)∑渲\?!?明 徐渭 《擬上督府書》:“伍若隊(duì),凡屬其長(zhǎng)所領(lǐng)者,必問其無讎嫌而后可,恐長(zhǎng)報(bào)怨而眾蓄疑也?!?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古書傳述亦有異同例》:“按 閻氏 此論,可謂入微,蓄疑十年,為之冰釋?!?/p>
強(qiáng)至名句,禽鳳二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7彈簧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