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者,利害相沖,死生弗容;未察之無以辨友,非制之無以成業(yè)。
出自唐代 來俊臣《羅織經(jīng)·制敵卷第五》:
摘自《羅織經(jīng)·制敵卷第五》
解釋:敵人,是與他有利害沖突,生死不能兼容的人。不能認清敵人就無法分辨朋友,不能制伏敵人就不能成就事業(yè)。
原文摘要:
人皆有敵也。敵者,利害相沖,死生弗容;未察之無以辨友,非制之無以成業(yè)。此大害也,必絕之。君子敵小人,亦小人也。小人友君子,亦君子也。名為虛,智者不計毀譽;利為上,愚者惟求良善。眾之敵,未可謂吾敵;上之敵,雖吾友亦敵也。親之故,不可道吾親;刑之故,向吾親亦棄也。惑敵于不覺,待時也。制敵于未動,先機也。構敵于為亂,不赦也。害敵于淫邪,不恥也。敵之大,無過不知;禍之烈,友敵為甚。使視人若寇,待親如疏,接友逾仇,縱人之惡余,而避其害,何損焉?
注釋參考
利害
利害 (lìhài) 關系;干系 relation 汝兄巨卿不來,有甚利害?何苦自哭如死?——《清平山堂話本》 禍害 disaster;curse 真人三回五次稟說:“此殿開不得,恐惹利害,有傷于人。”——《水滸傳》 好的方面與壞的方面 gains and losses 不計利害 利害 (lìhai) 兇惡;猛烈 fierce;terrible 那條狗真利害 棘手,不好支應 devastating 這一手利害死生
(1).死亡和生存。《易·繫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説。”《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今死生榮辱,貴賤尊卑,此時不再至,愿公詳計而無與俗同。” 宋 蘇軾 《題文與可墨竹》詩:“誰云死生隔,相見如 龔 隗 ?!?/p>
(2).猶言盈虧、消長。《孫子·虛實》:“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長短,月有死生?!?/p>
(3).殺生?!秶Z·越語下》:“死生因天地之刑?!?韋昭 注:“死,殺也。”
(4).偏義復詞。指生命。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馬》詩:“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p>
(5).偏義復詞。指死亡。 唐 高適 《燕歌行》:“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宋 蘇軾 《侄安節(jié)遠來夜坐》詩之二:“畏人默坐成癡鈍,問舊驚呼半死生。”
無以
無以 (wúyǐ) 即“無已”,不停止,不得已 endless;ceaseless 無已人,則王乎。——《孟子·梁惠王上》之無
(1).之字與無字。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僕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金 元好問 《贈利州侯神童》詩:“極知之無不足訝,更恐洛誦難為功?!?/p>
(2).借指簡單易識之字。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應諧·乍解張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識之無?!?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醫(yī)術》:“張曰‘我僅識之無耳,烏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醫(yī)何必多識字乎?但行之耳?!?/p>
成業(yè)
(1).成就家業(yè)?!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猗頓 用盬鹽起。而 邯鄲 郭縱 以鐵冶成業(yè),與王者埒富?!?明 吳承恩 《壽胡內(nèi)子張孺人六袠序》:“思往昔而保方來,故相夫子益謹,教子孫益勤,使之必成業(yè),必成名,求無負乎?!?/p>
(2).猶基業(yè)?!稌x書·王羲之傳》:“思簡而易從,便足以保守成業(yè)?!薄度龂萘x》第三二回:“ 袁 氏據(jù)四州之地,帶甲數(shù)十萬,若二子和睦,共守成業(yè),天下事未可知也。”
來俊臣名句,羅織經(jīng)·制敵卷第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糖果連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