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路殊未窮,指期今已促。
出自唐朝皇甫曾《遇風(fēng)雨作》
草草理夜裝,涉江又登陸。望路殊未窮,指期今已促。
傳呼戒徒馭,振轡轉(zhuǎn)林麓。陰云擁巖端,沾雨當(dāng)山腹。
震雷如在耳,飛電來照目。獸跡不敢窺,馬蹄惟務(wù)速。
虔心若齋禱,濡體如沐浴。萬竅相怒號,百泉暗奔瀑。
危梁慮足跌,峻坂憂車覆。問我何以然,前日愛微祿。
轉(zhuǎn)知人代事,纓組乃徽束。向若家居時,安枕春夢熟。
遵途稍已近,候吏來相續(xù)。曉霽心始安,林端見初旭。
注釋參考
望路
舊時相船法術(shù)語。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鐵鏡相船法》:“相船之法:頭高於身者,謂之望路,如是者兇。”
指期
猶指日,不日。限期。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趙·劉淵》:“陛下誠能發(fā) 匈奴 五部之眾,假 元海 一將軍之號,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周書·武帝紀(jì)下》:“可分命眾軍,指期進發(fā)。” 唐 皇甫曾 《遇風(fēng)雨作》詩:“望路殊未窮,指期今已促。”《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二年》:“若以大軍臨之,指期可取。”
皇甫曾名句,遇風(fēng)雨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