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唐求《夜上隱居寺》:
尋師擬學空,空住虎溪東。
千里照山月,一枝驚鶴風。
年如流去水,山似轉(zhuǎn)來蓬。
盡日都無事,安禪石窟中。
注釋參考
尋師
(1).用兵?!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熬湫薜露套谧樱纬侨缰??三年將尋師焉,焉用慎?” 杜預 注:“尋,用也?!?/p>
(2).求師?!逗鬂h書·李固傳》:“少好學,常步行尋師,不遠千里。”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錦帶書十二月啟·夷則七月》:“負笈尋師,罕逢見日。”
擬學
猶仿效。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此是屋上架屋耳,事事擬學,而不免儉狹。”
虎溪
溪名。在 江西省 九江市 南 廬山 東林寺 前。相傳 晉 慧遠法師 居此,送客不過溪,過此,虎輒號鳴,故名 虎溪 。 唐 李白 《廬山東林寺夜懷》詩:“霜清 東林 鐘,水白 虎溪 月?!?唐 王維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詩:“暮持筇竹杖,相待 虎溪 頭。” 明 顧大典 《青衫記·劉白謁元》:“ 香爐 日照,秀色氤氳; 芙蓉 縹緲, 虎溪 舊約難尋, 蓮社 從誰討。”
唐求名句,夜上隱居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