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王冕《春晚客懷 其六》:
詩酒從時(shí)適,功名委壯圖。
好山隨處有,閑客近來無。
冠蓋駢三輔,烽塵暗四隅。
余生營(yíng)計(jì)拙,且僦好樓居。
注釋參考
冠蓋
(1).泛指官員的冠服和車乘。冠,禮帽;蓋,車蓋。《史記·魏公子列傳》:“ 平原君 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 ?!?南朝 梁 沉約 《少年新婚為之詠》:“自顧雖悴薄,冠蓋曜城隅?!?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書劍 洛陽 城,決崢嶸一朝冠蓋 長(zhǎng)安 道?!?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梅》:“nv{1|1}奴數(shù)輩,捧一麗人出,僕從煊赫,冠蓋甚都。”
(2).指仕宦,貴官。 漢 班固 《西都賦》:“冠蓋如云,七相五公。” 唐 杜甫 《夢(mèng)李白》詩之二:“冠蓋滿京華,斯人獨(dú)顦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因謝絶了這些冠蓋,他雖是小官,也懶和他相見。” 葉楚傖 《陶然亭》詩:“瘡痍滿 京 洛 ,冠蓋自翩翩?!?/p>
(3).特指使者。《后漢書·章帝紀(jì)》:“吾詔書數(shù)下,冠蓋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職,其咎安在?” 元 耶律楚材 《和冀先生韻》:“開夷逾 漢武 ,平叛跨 周宣 。冠蓋通窮域,車書過古埏?!?陳毅 《感事》詩:“國慶十五周,萬國冠蓋來?!?/p>
(4).猶冠族。官宦之家?!逗鬂h書·酷吏傳·陽球》:“ 陽球 字 方正 , 漁陽 泉州 人也。家世大姓冠蓋?!?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顧其言語清楚,宛有冠蓋風(fēng)儀,遂于賓榻中,選士嫁之?!?/p>
(5).象帽子樣蓋著。 晉 葛洪 《抱樸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p>
三輔
(1). 西漢 治理京畿地區(qū)的三個(gè)職官的合稱。亦指其所轄地區(qū)。 漢 初京畿官稱內(nèi)史, 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內(nèi)史,與主爵中尉(后改都尉)合稱三輔。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為右扶風(fēng),右內(nèi)史為京兆尹,左內(nèi)史為左馮翊,治所皆在 長(zhǎng)安 城中。《漢書·景帝紀(jì)》:“三輔舉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請(qǐng)之?!?顏師古 注:“此三輔者,謂主爵中尉及左右內(nèi)史也?!薄短接[》卷一liu{1*1}四引《三輔黃圖》:“ 武帝 太初 元年改內(nèi)史為京兆尹,以 渭城 以西屬右扶風(fēng), 長(zhǎng)安 以東屬京兆尹, 長(zhǎng)陵 以北屬左馮翊,以輔京師,謂之三輔?!?/p>
(2).泛稱京城附近地區(qū)為三輔。 明 何景明 《送張?jiān)率逃茬軆?nèi)》詩:“三輔自來多寇盜,五陵今日更豪雄?!?清 黃遵憲 《天津紀(jì)亂》詩之一:“何堪三輔地,棼亂遂如絲。”
(3). 前燕 慕容儁 以 慕容恪 為輔國將軍, 慕容評(píng) 為輔弼將軍,左長(zhǎng)史 陽騖 為輔義將軍,謂之三輔。見《資治通鑒·晉穆帝永和五年》。
烽塵
烽火和煙塵。借指戰(zhàn)亂。 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一折:“想 高皇 ,想 高皇 ,本亭長(zhǎng),區(qū)區(qū) 泗水 濱。將諸侯,西入 秦 ,不五年,掃清四海絶烽塵。” 明 高啟 《與劉將軍杜文學(xué)晚登西城》詩:“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塵?!薄段骱言挕と_(tái)夢(mèng)跡》:“今天下承平日久,耳不聞兵戈鐵馬之聲,目不觀煙火烽塵之警?!?/p>
四隅
(1).四角。《禮記·檀弓上》:“蟻結(jié)于四隅。” 鄭玄 注:“畫褚之四角。”《爾雅·釋宮》“西南隅謂之奧,西北隅謂之屋漏,東北隅謂之宧,東南隅謂之窔” 宋 邢昺 疏:“此別宮中四隅之異名也。”
(2).四方;四周?!痘茨献印ぴ烙?xùn)》:“經(jīng)營(yíng)四隅,還返於樞?!?高誘 注:“隅,猶方也。” 晉 潘岳 《為賈謐作贈(zèng)陸機(jī)》詩:“強(qiáng) 秦 兼并,吞滅四隅?!?唐 白居易 《官舍內(nèi)新鑿小池》詩:“中底鋪白沙,四隅甃青石?!?/p>
王冕名句,春晚客懷 其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