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yú)在迷津苦海,隨波逐浪漂游
出自元代王丹桂《玉爐三澗雪 贈(zèng)安抱真等》:
魚(yú)在迷津苦海,隨波逐浪漂游。
閑拋香餌下綸鉤。
一釣俄然回首。
也是宿緣深重,一齊萬(wàn)事都休。
前途何處是程頭。
作個(gè)群仙領(lǐng)袖。
注釋參考
迷津
迷津 (míjīn) 找不到渡口,多指使人迷惘的境界 labyrinth;wrong path 此即迷津也,深有萬(wàn)丈,遙亙千里?!都t樓夢(mèng)》苦海
苦海 (kǔhǎi) 佛教比喻苦難煩惱的世間,也比喻困苦的處境 abyss of misery;sea of bitterness 脫離苦海隨波逐浪
(1).隨著波浪飄蕩。《三國(guó)演義》第七四回:“四面八方,大水驟至;七軍亂竄,隨波逐浪者,不計(jì)其數(shù)?!?郭沫若 《高漸離》第三幕:“我在 渤海 里打魚(yú),遇著海風(fēng)把我吹出了大海,我便隨波逐浪,晝夜漂流?!?/p>
(2).顛沛貌。 唐 白居易 《浪淘沙》詞之六:“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生還有幾家?”
(3).猶言隨波逐流,隨大流。 明 唐順之 《答呂沃州書(shū)》:“蓋世人病痛,多緣隨波逐浪,迷失真源?!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谖迦兀骸斑@樣沒(méi)主意,隨波逐浪的人,不打他更打那個(gè)?”
(4).謂同行同止。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三折:“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為非,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
成語(yǔ)解釋①顛沛的樣子。②謂同行同止。③隨著波浪飄蕩。④猶言隨波逐流,隨大流。隨波逐浪出處①唐·白居易《浪淘沙》詞之六:“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西還有幾家。”②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為非,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雹勖鳌ち_貫中《三國(guó)演義》第七四回:“七軍亂竄,隨波逐浪者,不計(jì)其數(shù)。”使用例句這樣沒(méi)主意、隨波逐浪的人,不打他便打那個(gè)?★④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五十三回漂游
漂游 (piāoyóu) 漂浮,漂流 float 煙,一縷縷,裊裊上升,像天上漂游的云 漂泊不定 rove;wander 吉卜賽民族漂游在世界各地王丹桂名句,玉爐三澗雪 贈(zèng)安抱真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最后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