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樓臺(tái)百丈峰,西巖高枕樹重重。
出自唐朝許渾《寄題華嚴(yán)韋秀才院》
三面樓臺(tái)百丈峰,西巖高枕樹重重。晴攀翠竹題詩(shī)滑,
秋摘黃花釀酒濃。山殿日斜喧鳥雀,石潭波動(dòng)戲魚龍。
今來故國(guó)遙相憶,月照千山半夜鐘。
注釋參考
三面
(1).三個(gè)方向,三方面?!稘h書·張良傳》:“南有 巴 蜀 之饒,北有 胡 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獨(dú)以一面東制諸侯?!?/p>
(2).指?jìng)鹘y(tǒng)戲劇中的丑角。 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梨園以副末開場(chǎng),為領(lǐng)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謂之男腳色?!?/p>
樓臺(tái)
樓臺(tái) (lóutái) 〈方〉∶涼臺(tái) balcony 較高的臺(tái)榭,泛指樓(多用于詩(shī)詞戲曲) a high building; tower 近水樓臺(tái)百丈
(1).極言高、深或遠(yuǎn)。 漢 枚乘 《七發(fā)》:“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南朝 梁 沉約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shī):“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唐 韓愈 《次同冠峽》詩(shī):“落英千尺墮,游絲百丈飄?!薄侗笔贰の饔騻鳌ば≡率蠂?guó)》:“其( 小月氏國(guó) )城東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謂百丈佛圖也?!?/p>
(2).牽船的篾纜?!端螘ぶ斐瘋鳌罚骸皶r(shí)軍人緣 河 南岸,牽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詩(shī)之一:“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詩(shī)舟行多用百丈,問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為大瓣,以麻索連貫其際,以為牽具,是名‘百丈’。”《醒世恒言·獨(dú)孤生歸途鬧夢(mèng)》:“從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順風(fēng),方使得布帆,風(fēng)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縴子?!?清 黃遵憲 《下水船歌》:“百丈橫牽上瀨舟,三朝三暮見 黃牛 ?!?/p>
(3).借指井繩。 唐 杜甫 《銅瓶》詩(shī):“銅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p>
(4). 唐 代名僧 懷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為號(hào),稱“百丈禪師”。參閱《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高枕
高枕 (gāozhěn) 墊高枕頭安心睡覺,形容無所憂慮 high pillow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稇?zhàn)國(guó)策·齊策》重重
重重 (chóngchóng) 很多層 ring upon ring 重重圍住 許多 numerous 矛盾重重 充滿 full of 煩惱重重許渾名句,寄題華嚴(yán)韋秀才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