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淹三折臂,愁熱九回腸
出自宋代宋祁《答刑部王侍郎病中見寄》:
請告煩開許,循衰分退藏。
病淹三折臂,愁熱九回腸。
凍酌思同釂,仙丸得遍嘗。
深慚白云老,相憶未相忘。
注釋參考
三折
指三折筆。 唐太宗 《筆法訣》:“為波必磔,貴三折而遣毫。” 元 陳繹曾 《翰林要訣·圓法》:“上點如右足立定,取力下屈如右股三折?!眳⒁姟?三折筆 ”。
(1).多次受挫。《史記·魏世家》:“寡人不佞,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丑之。” 唐 張說 《登九里臺是樊姬墓》詩:“志闡三折后,愁值二毛前?!?清 龔自珍 《知歸子贊》:“於斯時也,猝焉而與其向者靈異智慧之心遇,遇而不逝,乃決定其心,蓋三累三折之勢,知有佛矣?!?/p>
(2).指路途多次轉(zhuǎn)折。 南朝 梁 沉約 《白馬篇》:“赤坂途三折,龍堆路九盤?!?/p>
(3).指三折肱。 唐 劉禹錫 《學(xué)阮公體》詩之一:“百勝慮無敵,三折乃良醫(yī)?!?宋 張耒 《贈無咎以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為韻》:“醫(yī)肱待三折,劍鐵要百煉?!?/p>
九回腸
(1).回,也寫“廻”。愁腸反復(fù)翻轉(zhuǎn)。比喻憂思郁結(jié)難解。語出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是以腸一日而九迴?!?南朝 梁簡文帝 《應(yīng)令》詩:“望邦畿兮千里曠,悲遙夜兮九廻腸?!?唐 劉禹錫 《望賦》:“秋之景兮懸清光,偏結(jié)憤兮九回腸?!?宋 蘇軾 《題織錦圖上回文詩》之二:“紅手素絲千字錦,古人新曲九廻腸?!?/p>
(2).回,也寫“廻”。曲名。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音律》:“更有以十?dāng)?shù)曲串為一曲,而標(biāo)以總名如《六犯清音》《七賢過關(guān)》《九廻腸》《十二峰》之類,更覺渾雅?!?/p>成語解釋形容回環(huán)往復(fù)的憂思。回腸:形容內(nèi)心焦慮不安。九回腸出處梁簡文帝《應(yīng)令》:“望邦畿兮千里曠,悲遙夜兮九回腸?!碧啤ゑT延巳《酒泉子(芳草長川)》:“風(fēng)微煙澹雨蕭然,隔岸馬嘶何處。九回腸,雙臉淚,夕陽天?!笔褂美渎湎寂c孤騖齊飛,風(fēng)急江天過雁哀,卻是一只折腳雁,叫的人九回腸,這是鴻雁來賓?!锴濉げ苎┣邸都t樓夢》第六十二回
宋祁名句,答刑部王侍郎病中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7立方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