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姚鼐《望廬山》:
我行昨出廬山西,藤竹蒼蒼陰虎溪。
東林鐘聲晚出寺,高崖木葉秋平溪。
白云萬疊倏然合,窈眇回聽清猿啼。
洪州三月憶惝惚,徑駕歸艇輕于翳。
宮亭湖東日初出,嵐彩欲見一片青。
煙迷滄州淼漭萬余里,巖風忽落聞天雞。
屏風疊開張,浸入頗黎。
滄海貫石梁,白日掛丹梯。
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蘿下拂云光低。
須臾湖波興,日晦風凄凄。
香爐峰,搖曳同菰稗。
舟行望遠勢還出,矯如踏云浮動之蒼霓。
山搖海蕩不知處,想見枕石醉臥人如泥。
晚泊湖心照南斗,仰視正與石門齊。
莫言靈境近咫尺,帆檣倏過難攀躋。
將游天地之一氣,廬山從我到處如提攜。
注釋參考
行望
道行聲望。 宋 王禹偁 《濟州眾等寺新修大殿碑》序:“ 開運 中,天子崇信佛法,廣延僧耆。師( 玄應 )以行望素高,屢得召見,于是簾前賜紫。”
遠勢
謂遠物的氣勢、姿態(tài)。 唐 方干 《東山瀑布》詩:“掛巖遠勢穿松島,擊石殘聲注稻畦?!?/p>
謂避免濫用權勢。 宋 李元綱 《厚德錄》卷二:“ 李翰林 宗諤 ,其父 文正公 昉 秉政時,避嫌遠勢,出入僕馬與寒士無辨?!?/p>
云浮
(1).如云之飄散。形容短暫易逝。 晉 劉琨 《重贈盧諶》詩:“時哉不我與,去乎若云浮。” 宋 陸游 《夜坐》詩之二:“瓦裂人間事,云浮身后名?!?/p>
(2).比喻盛多?!逗鬂h書·崔駰傳》:“方斯之際,處士山積,學者川流,衣裳被宇,冠蓋云浮?!?南朝 宋 王僧達 《釋奠詩》:“異人鱗萃,淑美云浮?!?/p>
(3).喻仕進。 唐 王維 《秋夜獨坐懷內(nèi)弟崔興宗》詩:“思子整羽翮,及時當云浮。”
姚鼐名句,望廬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