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鄧肅《臨江仙》
百尺危樓初過(guò)雨,清風(fēng)凜作輕寒。一聲漁笛在云端。黃昏簾幕卷,新月半闌干。青翼不來(lái)音信斷,云窗杳隔三山。何當(dāng)攜手便驂鸞。今宵同勝景,玉斝不留殘。
注釋參考
青翼
見“ 青鸞翼 ”。
不來(lái)
(1).不歸。《詩(shī)·小雅·采薇》:“憂心孔疚,我行不來(lái)?!?朱熹 集傳:“來(lái),歸也?!?/p>
(2).逸詩(shī)《貍首》的別稱。因貍一名不來(lái),故稱?!稘h書·郊祀志上》:“后五十年, 周靈王 即位。時(shí)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設(shè)射《不來(lái)》?!卑础妒酚洝し舛U書》作“設(shè)射《貍首》”。 裴骃 集解引 徐廣 曰:“貍,一名不來(lái)。”
音信
音信 (yīnxìn) 信息;書信;消息 mail;message;news 他走后杳無(wú)音信云窗
亦作“ 云牕 ”。亦作“ 云窻 ”。1.華美的窗戶。常以指女子居處。 宋 周邦彥 《齊天樂(lè)·秋思》詞:“暮雨生寒,鳴蛩勤織,深閣時(shí)聞裁剪。云窗靜掩?!?宋 袁去華 《滿江紅》詞:“珍簟冷,紗廚小。想云窗依舊,夢(mèng)尋難到。” 元 喬吉 《揚(yáng)州夢(mèng)》第二折:“柳塢花溪錦繡叢,煙戶云牕閨閣中?!?/p>
(2).云霧繚繞的窗戶。借指深山中僧道或隱者的居室。 唐 李白 《商山四皓》詩(shī):“云窗拂青藹,石壁橫翠色?!?宋 范成大 《華山寺》詩(shī):“我今閒行作閒客,暫借云窗解包具?!?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yǔ)·隋棲霞寺請(qǐng)?zhí)炫_(tái)智者大師疏》:“若其林泉爽麗,房宇縈紆,桂嶺春芳,云窗晝歇?!?清 沉廷陛 《南浦·送南薌入都用玉田韻》詞:“溪灣小筑幽清,坐云窗幾度,言愁未了?!?/p>
杳隔
遙遠(yuǎn)阻隔。 前蜀 杜光庭 《川主相公周天后土諸神醮詞》:“志切匡君,難申 嵇紹 之忠;山川杳隔,空抆 袁安 之淚?!?/p>
三山
(1).傳說(shuō)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zèng)道士李榮》詩(shī):“玄都五府風(fēng)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shī):“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lái)一釣鼇?!?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shī):“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p>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guò)平望驛》詩(shī):“ 廣陵 城里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wàn)重?!?/p>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shī):“數(shù)點(diǎn)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元 郭玨 《送友人從軍》詩(shī):“七星戰(zhàn)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明 費(fèi)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guó)》:“其酋長(zhǎng)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p>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guó)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shī)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蕭華 《井岡山頌》詩(shī):“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huì)主義日日新?!?/p>
鄧肅名句,臨江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