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并樂水,隨處一裴回
出自宋代趙蕃《送恭叔赴海門尉端叔約同過湘西酌別四首》:
寓舍我至晚,官期君已催。
猶當載酒別,共作訪山來。
雪谷看題字,風雩話昔開。
樂山并樂水,隨處一裴回。
注釋參考
樂山
愛好山?!墩撜Z·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 朱熹 集注:“樂,喜好也?!?南朝 宋 鮑照 《登廬山》詩之一:“乘此樂山性,重以遠游情?!?/p>
樂水
《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后因以指智者。 唐 白居易 《得耆老稱甲多智縣司舉以理人或云多智賊也未知合用否判》:“識若限於挈缾,或當害物;道能弘於樂水,何爽理人?”
隨處
隨處 (suíchù) 到處;處處 everywhere;anywhere 只要有一粒種了,它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熱,隨處茁壯地生長起來了?!端蓸涞娘L格》裴回
亦作“裵回”。1.彷徨。徘徊不進貌。《史記·呂太后本紀》:“ 呂產(chǎn) 不知 呂祿 已去北軍,迺入 未央宮 ,欲為亂,殿門弗得入,裵回往來。”參見“ 徘徊 ”。
(2).徐行貌?!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於是 楚王 乃弭節(jié)裴回,翱翔容與。”參見“ 徘徊 ”。
(3).留戀。 唐 賈至 《送夏侯子之江夏》詩:“留歡一杯酒,欲別復裴回?!眳⒁姟?徘徊 ”。
趙蕃名句,送恭叔赴海門尉端叔約同過湘西酌別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鐵鉤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