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何時、樊川歸去,嘆故鄉(xiāng)、七十五長亭
出自宋代羅椅《入聲甘州(孤山寒食)》:
甚匆匆歲月,又人家、插柳記清明。
正南北高峰,山傳笑響,水泛簫聲。
吹散樓臺煙雨,鶯語碎春晴。
何地?zé)o芳草,惟此青青。
誰管孤山山下,任種梅竹冷,薦菊泉清。
看人情如此,沉醉不須醒。
問何時、樊川歸去,嘆故鄉(xiāng)、七十五長亭。
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飄零。
注釋參考
何時
(1).什么時候。表示疑問。《楚辭·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么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p>
川歸
謂如百川歸海般地匯集一處。 宋 范仲淹 《明堂賦》:“冕紱兮霞集,玉帛兮川歸。”
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 (gùxiāng) 家鄉(xiāng),自己出生的地方 native place;hometown;birthplace 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稑犯娂つ咎m詩》長亭
長亭 (chángtíng) 古時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設(shè)立的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餞別親友 road-side pavilion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鈴》羅椅名句,入聲甘州(孤山寒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