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鬟依約,除非照影,鏡空不見
出自宋代吳文英《絳都春(燕亡久矣,京□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南樓墜燕。
又燈暈夜涼,疏簾空卷。
葉吹暮喧,花露晨晞秋光短。
當時明月娉婷伴。
悵客路、幽扃俱遠。
霧鬟依約,除非照影,鏡空不見。
別館。
秋娘乍識,似人處、最在雙波凝盼。
舊色舊香,閑雨閑云情終淺。
丹青誰畫真真面。
便只作、梅花頻看。
更愁花變梨霙,又隨夢散。
注釋參考
霧鬟
女子濃密秀美的頭發(fā)。 宋 吳文英 《絳都春·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詞:“當時明月娉婷伴。悵客路、幽扃俱遠。霧鬟依約,除非照影,鏡空不見?!?明 何景明 《嫦娥圖》詩:“《霓裳羽衣》世莫聞,霧鬟雪貌人難見?!?/p>
依約
(1).依據(jù);沿襲?!端鍟ね踣總鳌罚骸皰衩耖g歌謡,引圖書讖諱,依約符命,捃摭佛經(jīng),撰為《皇隋靈感誌》,合三十卷,奏之?!?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謹依約廟則,每歲以二至、二分暨正旦,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明 梅鷟 《尚書考異》:“出 孔 壁中者,盡后儒偽作,大抵依約諸經(jīng)《論》《孟》中語,并竊其字句而緣飾之?!?/p>
(2).仿佛;隱約。 唐 劉兼 《登郡樓書懷》詩:“天際寂寥無雁下,云端依約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詞:“風流妙舞,櫻桃清唱,依約駐行云?!?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詩:“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約兩行書?!?胡懷琛 《與仲兄夜話》詩:“隔江依約聞絲竹,往事悽辛話亂離?!?/p>
(3).大約;大概。 唐 元稹 《和樂天示楊瓊》詩:“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十六七。” 宋 蘇軾 《江神子》詞之三:“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 湘靈 ?!?陳殘云 《山谷風煙》第十四章:“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時辰,他不知道開什么會?!?/p>
(4).形容情意chan{1|1}綿。 元 舒遜 《感皇恩》詞:“誰道小窗蕭索?青燈相伴我,情依約?!?明 吳承恩 《千秋歲》詞:“芳草閒愁遠,情依約,寸心剛被春拘管。”
除非
除非 (chúfēi) 表示唯一的條件,常跟“才”、“否則”、“不然”等合用,相當于“只有” only if;only when 除非在這里修個水庫,否則不能解決供水問題 在除…外的任何情況下;除…情況之外 unless 除非有兩個證人作證明,否則,此案不成立 表示不計算在內;除了 except 這事除非他,誰也不能告訴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身就不見了吳文英名句,絳都春(燕亡久矣,京□適見似人,悵怨有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極速駕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