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高適《奉酬睢陽李太守》:
公族稱王佐,朝經(jīng)允帝求。
本枝疆我李,盤石冠諸劉。
禮樂光輝盛,山河氣象幽。
系高周柱史,名重晉陽秋。
華省膺推擇,青云寵宴游。
握蘭多具美,前席有嘉謀。
賦得黃金賜,言皆白璧酬。
著鞭驅(qū)駟馬,操刃解全牛。
出鎮(zhèn)兼方伯,承家復(fù)列侯。
朝瞻孔北海,時用杜荊州。
廣固才登陟,毗陵忽阻修。
三臺冀入夢,四岳尚分憂。
郡邑連京口,山川望石頭。
海門當(dāng)建節(jié),江路引鳴騶。
俗見中興理,人逢至道休。
先移白額橫,更息赭衣偷。
梁國歌來晚,徐方怨不留。
豈伊齊政術(shù),將以變澆浮。
訟簡知能吏,刑寬察要囚。
坐堂風(fēng)偃草,行縣雨隨輈。
地是蒙莊宅,城遺閼伯丘。
孝王馀井徑,微子故田疇。
冬至招搖轉(zhuǎn),天寒螮蝀收。
猿巖飛雨雪,兔苑落梧楸。
列戟霜侵戶,褰幃月在鉤。
好賢常解榻,乘興每登樓。
逸足橫千里,高談注九流。
詩題青玉案,衣贈黑貂裘。
窮巷軒車靜,閑齋耳目愁。
未能方管樂,翻欲慕巢由。
講德良難敵,觀風(fēng)豈易儔。
寸心仍有適,江海一扁舟。
注釋參考
公族
(1).諸侯或君王的同族?!对姟の猴L(fēng)·汾沮洳》:“殊異乎公族?!?毛 傳:“公族,公屬?!?鄭玄 箋:“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薄稘h書·劉歆傳》:“排擯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毀而不進?!薄端鍟に猛跫瘋鳌罚骸暗鄄蝗碳诱D,乃下詔曰:‘……雖復(fù)王法無私,恩從義斷,但法隱公族,禮有親親?!薄睹魇贰ゆ?zhèn)平王有爌傳》:“﹝ 朱有爌 ﹞又採歷代公族賢者,自 夏 五子迄 元 太子 真金 百餘人,作《賢王傳》若干卷?!?章炳麟 《秦政記》:“六國公族散處閭巷之間, 秦 以守法,不假以虛惠結(jié)人,公族之欲復(fù)其宗廟,情也?!?/p>
(2).指公族大夫?!蹲髠鳌ば辍罚骸白允?晉 無公族。” 杜預(yù) 注:“無公子,故廢公族之官。”
王佐
(1).王者的輔佐,佐君成王業(yè)的人。《漢書·董仲舒?zhèn)髻潯罚骸?劉向 稱‘ 董仲舒 有王佐之材,雖 伊 呂 亡以加, 筦 晏 之屬,伯者之佐,殆不及也?!?晉 葛洪 《抱樸子·時難》:“懷其王佐之器,抱其邈世之材?!?唐 韓愈 《合江亭》詩:“維昔經(jīng)營初,邦君實王佐?!?明 徐渭 《送李子遂序》:“ 漢 之稱王佐者,人皆許之而已,而己則必知其為霸之餘習(xí)?!?/p>
(2). 清 末稱襄佐恭親王理事的部曹中書為王佐?!肚宄笆反笥^·史料·帝師王佐鬼使神差》:“凡部曹中書充軍機處及總理衙門章京者,以其襄佐恭邸,故曰王佐?!?/p>
朝經(jīng)
朝廷的典章制度。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辭一官不減身累,增一職已黷朝經(jīng)?!薄杜f唐書·憲宗紀下》:“今 淮西 一道,未達朝經(jīng),擅自繼襲,肆行寇掠?!?宋 范仲淹 《謝轉(zhuǎn)給事中移知鄧州表》:“臣敢不寅奉朝經(jīng),躬脩民政。”
高適名句,奉酬睢陽李太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