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壺人至,竹根同臥,醉帽盡從敧墮
出自宋代李彌遜《永遇樂(用前韻呈張仲宗、蘇粹中)》:
五十勞生,紫髯霜換,白日駒過。
閉戶推愁,緣崖避俗,壁角團(tuán)蒲坐。
提壺人至,竹根同臥,醉帽盡從敧墮。
夢驚回,滿身疏影,露滴月斜云破。
無人自酌,有邀皆去,我笑兩翁多可。
忍凍吟詩,典衣沽酒,二子應(yīng)嗤我。
兩忘一笑,調(diào)同今古,誰道郢歌無和。
后之人,猶今視昔,有能繼麼。
注釋參考
壺人
管理刻漏掌報(bào)時(shí)的人?!段倪x·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清猨與壺人爭旦,緹幙與素瀨交輝?!?張銑 注:“壺人,掌刻漏人也。” 唐 劉憲 《奉和幸三會寺應(yīng)制》詩:“戒旦壺人集,翻霜羽騎來?!?/p>
竹根
(1).竹子的根。 唐 賈島 《題竹谷上人院》詩:“樵徑連峰頂,石泉通竹根?!?/p>
(2).竹根制作的酒器。 北周 庾信 《奉報(bào)趙王惠酒》詩:“野鑪然樹葉,山杯捧竹根?!?唐 李賀 《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詩:“土甑封茶葉,山杯鏁竹根?!?王琦 匯解:“《太平寰宇記》:‘ 段氏 《蜀記》云, 巴州 以竹根為酒注子,為時(shí)珍貴?!?/p>
醉帽
醉漢的帽子。 宋 陸游 《梅花絕句》之十:“今年真負(fù)此花時(shí),醉帽何曾插一枝?!?宋 陳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詞:“賣花聲斷 藍(lán)橋 暮,記吟鞭醉帽曾經(jīng)處。”
李彌遜名句,永遇樂(用前韻呈張仲宗、蘇粹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