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包融《酬忠公林亭》
江外有真隱,寂居歲已侵。
結(jié)廬近西術(shù),種樹久成陰。
人跡乍及戶,車聲遙隔林。
自言解塵事,咫尺能輜塵。
為道豈廬霍,會靜由吾心。
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蕭森。
持我興來趣,采菊行相尋。
塵念到門盡,遠(yuǎn)情對君深。
一談入理窟,再索破幽襟。
安得山中信,致書移尚禽。
注釋參考
為道
(1).猶言修道?!独献印罚骸盀閷W(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p>
(2).指矯性而為高遠(yuǎn)難行之事?!抖Y記·中庸》:“道不遠(yuǎn)人,人之為道而遠(yuǎn)人,不可以為道。”
作向?qū)??!蹲髠鳌る[公五年》:“ 邾 人告於 鄭 曰:‘諸君釋憾於 宋 ,敝邑為道。’” 陸德明 釋文:“道,音導(dǎo)。本亦作‘導(dǎo)’?!?/p>
廬霍
廬山 和 霍山 的并稱?!段倪x·謝靈運<初發(fā)石首城>詩》:“游當(dāng) 羅浮 行,息必 廬 霍 期?!?李善 注:“ 廬 霍 ,二山名也?!?唐 皇甫冉 《送康判官往新安》詩:“猿聲比 廬 霍 ,水色勝 瀟湘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詩>序》:“出 三峽 ,濟乎 洞庭 ,窺乎 廬 霍 ,循 東海 而歸?!?/p>
包融名句,酬忠公林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