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朝張之翰《酹江月》
南山北濟(jì),算難盡、十二全齊風(fēng)物。平地華峰天一柱,鵲倚巖巖青壁。金線橫波,真珠出水,趵突噴寒雪。無窮瀟灑,品題宜有才杰。遙憶工部來時,謫仙游處,興自云間發(fā)。翠琰高名千古在,不逐兵塵磨滅。細(xì)嚼遺篇,高歌雅句,風(fēng)動蕭蕭發(fā)。英靈何許,畫船獨醉月。
注釋參考
平地
平地 (píngdì) 高度上無顯著變化的陸地 flatland 平地 (píngdì) 平整土地 level the ground一柱
(1).一根柱子。亦指象柱子的東西。 漢 王充 《論衡·談天》:“石之質(zhì)重,千里一柱,不能勝也?!?晉 張華 《博物志》卷四:“ 江陵 有臺甚大,而有一柱,眾木共之?!?宋 周密 《齊東野語·雷書》:“ 大中祥符 間, 岳州 玉真觀為火所焚,惟留一柱。”《宋史·樂志十七》:“設(shè)二十五弦,弦一柱,崇二寸七分?!?/p>
(2).喻能擔(dān)當(dāng)重任,獨力支撐局面的人。 唐 張祜 《讀狄梁公傳》詩:“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閣下為南溟之鵬,作中天之一柱?!?清 錢謙益 《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八:“代許孤忠留一柱,帝思耆德?lián)崛健!?陳毅 《胡志明主席七十大壽祝辭》:“一柱南天欣老健,英雄肝膽福壽全?!?/p>
(3).指舊式賬簿或清冊里的一個項目。舊式賬目分舊管(原有的)、新收(新收進(jìn)的)、開除(支出的)、實在(剩下的)四項,稱為“四柱”或“四柱清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八回:“我拿過來一看,就是 張鼎臣 交出來的盤店那一帳本,內(nèi)中一柱一柱列的很是清楚?!?/p>
巖巖
亦作“巖巖”。亦作“嵓嵓”。亦作“嵒嵒”。1.高大;高聳?!对姟旐灐らs宮》:“ 泰山 巖巖, 魯 邦所詹。” 孔穎達(dá) 疏:“言 泰山 之高巖巖然, 魯 之邦境所至也?!薄段倪x·張衡<思玄賦>》:“冠嵒嵒其映蓋兮,珮綝纚以煇煌?!?李周翰 注:“嵒嵒,高貌?!?晉 潘岳 《懷舊賦》:“巖巖雙表,列列行楸?!?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嵇叔夜 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唐 張說 《贈華州刺史楊君碑》:“碑闕嵓嵓,蔽滿 華山 之下?!?明 唐寅 《姑蘇八詠》之一:“ 天平 之山何其高,巖巖突兀凌青霄?!?/p>
(2).威嚴(yán)。 漢 蔡邕 《司空文烈侯楊公碑》:“巖巖大理,惟制民命?!?晉 陶潛 《讀<山海經(jīng)>》詩之十三:“巖巖顯朝市,帝者慎用才?!?清 許汝霖 《贈湯宗伯潛庵先生》詩:“天子建文華,東宮開講幄,巖巖師傅席,醇儒孰公若?”
(3).開張貌?!段倪x·揚(yáng)雄<甘泉賦>》:“金人仡仡其承鐘虡兮,嵌巖巖其龍鱗。” 呂延濟(jì) 注:“嵌、巖巖,皆鱗甲開張貌。”
(4).形容瘦削柔弱。 唐 薛能 《吳姬》詩之一:“夜鎖重門晝亦監(jiān),眼波嬌利瘦巖巖?!?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解舞的腰肢,瘦嵓嵓的一搦。” 元 張可久 《慶宣和·春晚病起》曲:“病骨巖巖,無斤兩腌臢擔(dān)兒擔(dān)。” 元 施惠 《幽閨記·偷兒擋路》:“情懷,急煎煎悶似海;形骸,骨巖巖瘦似柴?!薄秊in{1*1}瓶{1*1}梅詞話》第四回:“瘦體嵓嵓,鬼病懨懨,俺將這舊思情重檢點?!?/p>
青壁
(1).青色的山壁?!稌x書·隱逸傳·宋纖》:“﹝ 馬岌 ﹞銘詩於 石壁 曰:‘丹崖百丈,青壁萬尋?!?唐 柳宗元 《永州崔中丞萬石亭記》:“其上青壁斗絶,沉于淵源,莫究其極?!?清 厲鶚 《同張妙峰探梅西溪留宿永興寺》詩:“扁舟掠云林,側(cè)帽望青壁?!?/p>
(2).指青山。 前蜀 貫休 《上東林和尚》詩:“讓紫歸青壁,高名四海聞。”
(3).車壁涂以青色。《隋書·禮儀志五》:“三品已上通幰車則青壁?!?/p>
張之翰名句,酹江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