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岑參《寄宇文判官》:
西行殊未已,東望何時還。
終日風(fēng)與雪,連天沙復(fù)山。
二年領(lǐng)公事,兩度過陽關(guān)。
相憶不可見,別來頭已斑。
注釋參考
行殊
行為特殊。《文選·揚雄<解嘲賦>》:“言奇者見疑,行殊者得辟?!?呂延濟 注:“殊謂與常理殊也?!?/p>
未已
不止;未畢?!对姟で仫L(fēng)·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唐 韓愈 《天星送楊凝郎中賀正》詩:“正當(dāng)窮冬寒未已,借問君子行安之?” 宋 周邦彥 《驀山溪·大石》詞:“落日媚 滄洲 ,泛一棹、夷猶未已?!?明 劉基 《漫成》詩之二:“一寸愁心千萬里,不見行人應(yīng)未已?!?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二人喜其詞致,談至月上未已?!?/p>
何時
(1).什么時候。表示疑問?!冻o·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么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p>
岑參名句,寄宇文判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