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司馬光《天馬歌》:
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龍種骨更奇。
綱絲舊畫昔嘗見(jiàn),不意人間今見(jiàn)之。
銀鞍玉鐙黃金轡,廣路長(zhǎng)鳴增意氣。
富平公子韓王孫,求買傾家不知貴。
芙蓉高闕北向開,金印紫綬從天來(lái)。
路人回首無(wú)所見(jiàn),流風(fēng)瞥過(guò)驚浮埃。
如何棄置歸皁棧,踠足垂頭困羈絆。
精神慘澹筋骨羸,舉目雙晴猶璀璨。
伏波馬式今已無(wú),子阿肉腐骨久枯。
舉世無(wú)人相騏驥,憔悴不與駑駘殊。
神兵淬礪精芒在,寶鑒游塵肯終晦。
君今鬋剔被鳴鸞,尚能勝踏昆侖外。
注釋參考
芙蓉
芙蓉 (fúróng) 芙蓉花。中國(guó)的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在夜間變深紅色 cottonrose hibiscus 荷花的別名。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lotus高闕
(1).高大的宮闕?!逗鬂h書·馮衍傳下》:“疏遠(yuǎn)壠畝之臣,無(wú)望高闕之下,惶恐自陳,以救罪尤。” 唐 杜甫 《秋興》詩(shī)之五:“ 蓬萊 高闕對(duì) 南山 ,承露金莖霄漢間?!?/p>
(2).古地名。在今 內(nèi)蒙古 杭錦后旗 西北。 陰山山脈 至此中斷,成一缺口,望若門闕,故名。 戰(zhàn)國(guó) 趙武靈王 向北開拓疆土,沿 陰山 筑 長(zhǎng)城 至此; 西漢 時(shí) 衛(wèi)青 領(lǐng)兵出此,與 匈奴 右賢王作戰(zhàn)。 北魏 置戍,隸 沃野鎮(zhèn) ?!妒酚洝ば倥袀鳌罚骸爸?長(zhǎng)城 ,自 代 并 陰山 下,至 高闕 為塞?!?漢 班固 《封燕然山銘》:“遂凌 高闕 ,下 雞鹿 ,經(jīng)磧鹵,絶大漠。” 南朝 宋 袁淑 《效古》詩(shī):“昔隸 李將軍 ,十載事西戎。結(jié)車 高闕 下,極望見(jiàn) 云中 ?!?/p>
北向
亦作“ 北鄉(xiāng) ”。亦作“ 北向 ”。朝北;向北?!秴问洗呵铩ぜ厩锛o(jì)》:“司徒搢撲,北嚮以誓之?!薄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項(xiàng)王 即日因留 沛公 與飲…… 沛公 北嚮坐, 張良 西嚮侍?!薄度龂?guó)志·魏志·公孫度傳》“ 淵 遣使南通 孫權(quán)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guó) 魏 魚豢 《魏略》:“ 權(quán) 親叉手,北向稽顙。” 唐 柳宗元 《嶺南節(jié)度向軍堂記》:“先是為堂於城西北陬,其位,公北向,賓眾南向。” 宋 董弅 《閑燕常談》:“以手加額,北鄉(xiāng)贊嘆?!?/p>
見(jiàn)“ 北嚮 ”。
金印紫綬
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古代相國(guó)、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師、太保、前后左右將軍及六宮后妃所掌。亦為表示品級(jí)之服飾。 魏 晉 以后,光祿大夫得假金章紫綬,因亦稱金紫光祿大夫?!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guó)、丞相皆 秦 官,金印紫綬?!薄逗鬂h書·皇后紀(jì)論》:“六宮稱號(hào),惟皇后貴人,金印紫綬。”亦作“ 金章紫綬 ”。《晉書·輿服志》:“貴人、夫人、貴嬪是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焙笥靡源父吖亠@爵。 唐 李白 《駕去溫泉宮后贈(zèng)楊山人》詩(shī):“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章紫綬來(lái)相趨。”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一三二:“金章紫綬選高班,每每東頭近圣顏。” 明 高明 《琵琶記·蔡宅祝壽》:“惟愿取黃卷青燈,及早換金章紫綬。”亦省稱“ 金紫 ”。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何可入踐常伯,超補(bǔ)三事。紆佩金紫,光國(guó)垂勛?!薄逗鬂h書·列女傳·曹世叔妻》:“圣恩橫加,猥賜金紫。”《南史·江淹傳》:“卿年三十五,已為中書侍郎,才學(xué)如此,何憂不至尚書金紫?!?/p>
從天
順從天意?!抖Y記·樂(lè)記》:“樂(lè)者敦和,率神而從天?!薄端螘ざY志一》:“自五帝三王以下,或父子相繼,同體異德;或納大麓,受終文祖;或?qū)じ筛?,從天行誅。”
司馬光名句,天馬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