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安石《東方朔》:
平原狂先生,隱翳世上塵。
材多不可數(shù),射覆亦絕倫。
談辭最詼怪,發(fā)口如有神。
以此得親幸,賜予頗不貧。
金玉本光瑩,泥沙豈能堙。
時時一悟主,驚動漢庭臣。
不肯下兒童,敢言詆平津。
何知夷與惠,空復忤時人。
注釋參考
不肯
不肯 (bùkěn) ——用于否定式助動詞表示拒絕 will not;would not 他不聽勸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裝一臺輔助引擎兒童
兒童 (értóng) 年紀小于少年的幼孩 children 兒童相見不相識?!啤?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敢言
(1).敢于進直言?!秶Z·魯語下》:“夫外朝,子將業(yè)君之官職焉;內(nèi)朝,子將庀 季氏 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新唐書·郝處俊傳》:“ 處俊 資約素,土木形骸,然臨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議論諄諄,必傅經(jīng)義?!?/p>
(2).冒昧陳述?!稇?zhàn)國策·秦策一》:“臣聞之,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臣敢言往昔?!?/p>
平津
(1).坦途;大道。 晉 陶潛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詩:“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 唐 曇翼 《招隱》詩:“連峯數(shù)千里,修林帶平津?!?/p>
(2).古地名。 漢 時為 平津邑 , 武帝 封丞相 公孫弘 為 平津侯 ,即此。后多用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級官僚。 前蜀 貫休 《酬韋相公見寄》詩:“空諷 平津 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門么?” 宋 歐陽修 《寄題相州榮歸堂》詩:“不須授簡樽前客,好學 平津 自有文?!?清 吳偉業(yè) 《東萊行》詩:“侍中叩閣數(shù)彊諫,上書對仗彈 平津 ?!?/p>
(3).舊時 北平 (今 北京 、 天津 )的并稱。 茅盾 《歡迎古物》:“ 平 津 尚未陷落,而古物已經(jīng)裝箱待運?!?/p>
王安石名句,東方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