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喻良能《石鐘山》:
南北兩石鐘,上下一水側(cè)。
造物妙鎔冶,蜚廉巧撞擊。
鏜鞳仍噌吰,歌鐘與無射。
豐山吾焉知,蒲牢爾何力。
咨余久愿游,偶此事行役。
時(shí)秋風(fēng)颼颼,日暮水激激。
初如鈞天鳴,乍若金奏寂。
入耳粹而清,洗心欣以懌。
怪奇有如此,游覽誰能測。
發(fā)端示來今,注經(jīng)人姓酈。
注釋參考
鏜鞳
鏜鞳 (tāngtà) 象聲詞 ,指鐘鼓聲。 the sounds of clock and drum 窾坎鏜鞳之聲?!巍?蘇軾《石鐘山記》 窾坎鏜鞳者。噌吰
噌吰 (cēnghóng) 形容鐘聲洪亮 be loud and clear;resonant;sonorous 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巍?蘇軾《石鐘山記》 噌吰 (chēnghóng) 多以形容鐘鼓聲 sounds indicative of the bells or drums 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蘇軾《石鐘山記》歌鐘
歌鐘 (gēzhōng) 即“編鐘”,古代銅制打擊樂器 percussion instrument in ancient times 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 歌鐘也?!?宋· 蘇軾《石鐘山記》無射
無射 (wúyì) 鐘名,周景王時(shí)所鑄 wuyi,a clock 周景王之無射也。—— 宋· 蘇軾《石鐘山記》喻良能名句,石鐘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