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廖行之《寄舅氏》:
北山結(jié)齋處,爽塏非囂沙。
開軒尋丈間,四座情誾誾。
君無挾長態(tài),我亦忘等倫。
終朝究道藝,得趣何其真。
一從分?jǐn)y去,聲跡如參辰。
相望遠(yuǎn)十舍,誨席無由親。
秋高鰲峰秀,得助尤清新。
明珠不分錫,何以尉吾貧。
注釋參考
等倫
同輩;同類。亦謂與之同等或同類?!稘h書·甘延壽傳》:“少以良家子善騎射為羽林,投石拔距絶於等倫。” 唐 黃滔 《祭南海南平王》:“畢云龍之契會(huì),與龜鶴而等倫?!?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令八旗子弟駐防各省,另為內(nèi)城以處之,若 江寧 ,若 成都 ,若 西安 ,若 福州 ,若 杭州 ,若 鎮(zhèn)江 等處,雖閲年二百有奇,而 滿 自 滿 , 漢 自 漢 ,不相錯(cuò)雜,蓋顯然有賤族不得等倫於貴族之心?!?郭沫若 《mao{1-1}主{1|1}席永在》詩之一:“偉哉領(lǐng)袖萬民親,改地?fù)Q天絶等倫?!?/p>
廖行之名句,寄舅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