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儻未爽,偷兒浪垂涎
出自宋代曾幾《次折仲古避寇潯州韻》:
我持十口家,不辦一葉船。
賊聲日夜急,欲濟江無邊。
身雖墮眢井,仰視猶有天。
天理儻未爽,偷兒浪垂涎。
洗心占羅池,稽首依靈泉。
竟以妻子免,百神果昭然。
得從潯江游,未斷龍城緣。
為問米何如,買禾可論廛。
向來魚菜市,十戶八九旋。
令我喜折屐,喜定翻悲憐。
王師靜江南,趨者人摩肩。
一日百回首,我非強項宣。
盛欲徑梅庾,不然傍郴連。
終鮮孔方兄,留滯等謫遷。
尚念吾鼻祖,永懷舊山川。
往還武城居,家風到今傳。
我方尋昨夢,一舸百笮牽。
而公下劈箭,如駔駿得鞭。
江村索居地,未敢高枕眠。
世事公等在,歸與有逢年。
注釋參考
天理
(1) [natural's law]∶自然法則;天道,天然的組織結(jié)構(gòu)
依乎天理。——《莊子·養(yǎng)生主》
(2) [heavenly principles;moral principles]∶宋代的理學家認為封建lun{1-1}理是客觀存在的道德法則,把它叫做“天理”
(3) [moral principles;morality]∶道義
(4) [nature;natural instincts]∶天性
詳細解釋(1).天道,自然法則。《莊子·天運》:“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談天理之開基,辯人道之始終?!?宋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大字寺園》:“其水其木,至今猶存,而曰堂曰亭者,無復彷彿矣!豈因於天理者可久,而成於人力者不可恃邪?”
(2). 宋 代理學家把封建lun{1-1}理看作永恒的客觀道德法則,稱“天理”。 宋 朱熹 《答何叔京》之二八:“天理只是仁、義、禮、智之總名,仁、義、禮、智便是天理之件數(shù)?!?/p>
(3).泛指道義?!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四:“自道神鬼莫測,豈知天理難容?”《紅樓夢》第六八回:“嬸娘怎么樣待你?你這么沒天理,沒良心!” 洪深 《貧民慘劇》第三幕:“天理良心,做這種的事情!”
(4).猶天性?!抖Y記·樂記》:“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jié),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孔穎達 疏:“理,性也,是天之所生本性滅絶矣?!?晉 葛洪 《抱樸子·道意》:“誘于可誘而天理滅矣?!?/p>
(5).星名?!端鍟ぬ煳闹旧稀罚骸翱兴男牵瑸橘F人之牢,曰天理也?!?/p>
偷兒
竊賊;小偷。《晉書·王獻之傳》:“﹝ 王獻之 ﹞夜臥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 獻之 徐曰:‘偷兒,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唐 李端 《晚春過夏侯校書值其沉醉戲贈》詩:“謁客唯題鳳,偷兒欲覘氈?!?魯迅 《書信集·致蕭軍》:“因為被人偷過一次,也不能疑心世界上全是偷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