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宓《臨安送鄭左藏》:
華發(fā)蕭然入帝城,如何直道尚迂遲。
從來白璧稱和氏,安得黃金到不疑。
歸騎正須夸疾速,慈顏想見倍歡怡。
人生最是團欒樂,況值薰風荔子時。
注釋參考
從來
從來 (cónglái)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xiàn)在一直是那樣 always;all along 從來如此白璧
平圓形而中有孔的白玉?!豆茏印ぽp重甲》:“ 禺氏 不朝,請以白璧為幣乎?”《史記·滑稽列傳》:“于是 齊威王 乃益齎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駟?!?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鮑丘水》:“ 北平 徐氏 有女, 雍伯 求之,要以白璧一雙?!?宋 劉過 《念奴橋·留別辛稼軒》詞:“白璧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p>
和氏
(1). 楚 人 卞和 (又稱 和氏 )得玉璞于 楚 山中,奉而獻之 厲王 和 武王 。使玉工辨認之,均曰:“石也?!币哉N欺罪,被刖去兩足。后又獻之 楚文王 ,使玉工理之,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后以“和氏”指識才之士。 晉 葛洪 《抱樸子·塞難》:“夫見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 和氏 而后識焉?!?/p>
(2).指懷才不遇之人。 唐 劉得仁 《送友人下第歸省》詩:“莫將 和氏 淚,滴著 老萊 衣?!?/p>
(3).借指美玉。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漢 揚雄 《甘泉賦》:“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眳⒁姟?和氏璧 ”。
即 和氏 。《呂氏春秋·異寶》:“以 龢氏 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漢書·敘傳上》:“賓又不聞 龢氏 之璧韞於 荊 石, 隨侯 之珠藏於蜯蛤虖?”參見“ 和氏 ”。
安得
安得 (ān dé)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
文選.宋玉.風賦:「宋玉對曰:『此獨大王之風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文選.劉邦.雜歌:「大風起兮雲(yún)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豈可。
黃金
黃金 (huángjīn) gold 黃金折?!稇?zhàn)國策·齊策四》 太傅赍黃金。 天作黃金色?!稄V東軍務記》 金黃色 黃金絡馬頭?!稑犯娂つ吧仙!? 見“金”陳宓名句,臨安送鄭左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