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公遠《見山真意》:
栗里幽深自結廬,東籬采菊足清娛。
偶然觸目南山好,相對沈吟一語無。
注釋參考
栗里
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晉 陶潛 曾居于此。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陶靖節(jié)傳》:“ 淵明 嘗往 廬山 , 弘 命 淵明 故人 龐通之 齎酒具於半道 栗里 之間?!?唐 白居易 《訪陶公舊宅》詩:“ 柴桑 古村落, 栗里 舊山川?!?李光 《題亞子分湖舊隱圖》詩之二:“浮家泛宅 梨川 夢,尋壑經(jīng)邱 栗里 情。”
幽深
幽深 (yōushēn) 幽靜而深遠 be deep and serene 花木幽深自結
主動攀附、締交。《宋書·恩倖傳·阮佃夫》:“朝士貴賤,莫不自結,而矜傲無降意,入其室者,唯 吳興 沉勃 、 吳郡 張澹 數(shù)人而已。”《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自 璋 鎮(zhèn) 東川 ,未嘗與 知祥 通問,於是 璋 始遣人求婚以自結。”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公以文章名於世,而以忠義自結人主?!?/p>
東籬
(1).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焙笠蛞灾阜N菊之處;菊圃。 唐 楊炯 《庭菊賦》:“憑南軒以長嘯,坐東籬而盈把?!?宋 柳永 《玉蝴蝶·重陽》詞:“西風吹帽,東籬攜酒,共結歡游。” 明 馮惟敏 《南呂一枝花·送賈封君約庵來游上谷南還》套曲:“恰東籬勸插黃花,又南浦催斟緑酒?!?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僕以君風流高士,當能安貧;今作是論,則以東籬為市井,有辱黃花矣?!?/p>
(2).園圃名。 宋 陸游 《東籬記》:“ 放翁 告歸之三年,闢舍東茀地,南北七十五尺,東西或十有八尺而贏,或十有三尺而縮。插竹為籬,如其地之數(shù)……名之曰‘東籬’。” 宋 陸游 《讀呂舍人詩追次其韻》:“言歸 鏡湖 上,日日醉 東籬 ?!弊宰ⅲ骸?東籬 ,予小圃名。”
清娛
清雅歡娛。 唐 宋之問 《洞庭湖》詩:“永言洗氛濁,卒歲為清娛?!?清 陳維崧 《金菊對芙蓉·舟中有示仍用前韻》詞:“泛泛清娛,迢迢 樊素 ,相隨單舸高秋?!?康有為 《大同書》庚部第七章:“凡市府聲色之繁華,山水登眺之清娛,禮樂書畫之文明,皆可挹而受之。”
楊公遠名句,見山真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