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幾赤舄,尚想公德,永鎮(zhèn)下國
出自宋代岳珂《韓忠獻(xiàn)北道京邑二帖贊》:
扶桑擎日,厥干萬尺,以為公筆。
天壽平格,元圭昭錫,以為公墨。
陰陽闔辟,鰲柱立極,見此偉特。
太山絕壁,九河碣石,莫?jiǎng)庸P力。
有云五色,曾著瑞籍,多士辟易。
繄?zhí)鞂?shí)啟迪,豈以詡飾,如彼韋陟。
公騎鵬翼,歸侍帝側(cè),有是遺跡。
榮光交射,星月珠璧,終古不忒。
維珂之得,再拜嘆息,坱圠孰測(cè)。
幾幾赤舄,尚想公德,永鎮(zhèn)下國。
注釋參考
幾幾
猶幾乎。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歸真》:“前入魔鬼之網(wǎng)羅,幾幾地獄,今登光明之善域,赫赫天堂?!?清 黃遵憲 《<人境廬詩草>自序》:“余年十五六,即學(xué)為詩,后以奔走四方,東西南北,馳驅(qū)少暇,幾幾束之高閣。” 孫中山 《社會(huì)主義之派別及方法》:“其失業(yè)者,固淪落而受天演之淘汰,即有業(yè)者亦以工價(jià)之賤,幾幾不能生存於社會(huì)矣。”
猶幾許。 前蜀 貫休 《山居》詩之二二:“自古浮華能幾幾,逝波終日去滔滔?!?/p>
(1).安重貌?!对姟め亠L(fēng)·狼跋》:“公孫碩膚,赤舄幾幾?!?朱熹 集傳:“安重貌?!币徽f,鞋頭尖而上翹。 宋 葉適 《祭陳君舉中書文》:“好惡順逆,幾幾恭恭;進(jìn)退用舍,侃侃雝雝。” 清 姚鼐 《淮南鹽運(yùn)通判張君墓志銘》:“羣言以禮,士容幾幾,維邦之祉;羣言詭隨,士容昌被,邑以敝墮。” 清 陳夢(mèng)雷 《抒哀賦》:“ 姬公 之困鴟鴞兮,嬰跋疐而幾幾?!眳⒁姟?幾舄 ”。
(2).偕同貌。 漢 揚(yáng)雄 《太玄·親》:“賓親于禮,飲食幾幾?!?范望 注:“幾幾,偕也?!?/p>
公德
公德 (gōngdé) 有關(guān)社會(huì)公眾的安寧和幸福的行為,如不破壞公物 social morality 公共品德;公共道德方面的品質(zhì) social ethics下國
(1).天下;下界?!对姟旐灐らs宮》:“奄有下國,俾民稼穡?!薄妒酚洝ぬ旃贂罚骸拔逍墙詮亩塾谝簧?,其下國可以禮致天下?!?/p>
(2).諸侯國。《書·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 夏桀 弗克若天,流毒下國?!薄兑葜軙ぜ拦罚骸傲易?武王 度下國作陳周,維皇皇上帝度其心,寘之明德?!?孔晁 注:“下國,謂諸侯也?!薄段倪x·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初 恭王 始都下國,好治宮室?!?李善 注:“以天子為上國,故諸侯為下國。” 唐 齊己 《村居寄懷》詩:“諸侯行教化,下國自耕桑?!?/p>
(3).小國。對(duì)中原大國而言。 漢 袮衡 《鸚鵡賦》:“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魏書·奚斤傳》:“ 斤 等三十餘人議曰:‘ 河西王 牧犍 ,西垂下國,雖內(nèi)不純臣,而外修職貢,宜加寬宥,恕其微愆?!?唐 溫庭筠 《經(jīng)五丈原》詩:“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p>
(4).指京師以外的地方。 唐 李賀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詩之二:“青軒樹轉(zhuǎn)月滿牀,下國饑兒夢(mèng)中見?!?宋 王安石 《憶昨詩示諸外弟》:“屬聞降詔起羣彥,遂自下國趨王畿?!?/p>
(5).謙稱本國?!秶Z·吳語》:“天若不知有罪,則何以使下國勝!”《三國志·魏志·劉曄傳》:“ 上繚 宗民,數(shù)欺下國,忿之有年矣?!?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琉球入學(xué)》:“ 康熙 二十三年,冊(cè)封 琉球 …… 中山王 尚貞 親詣館舍云:下國僻處彈丸,常慚鄙陋?!?/p>
岳珂名句,韓忠獻(xiàn)北道京邑二帖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