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獬《寄題辰州沅陽館》:
張侯守辰溪,作館清溪上。
峻趾擁崇岡,跋海鰲足壯。
石嶝盤山回,游人出屏障。
林壑互蔽虧,昏明各異狀。
辰溪俯洞夷,登臨少佳況。
不知自何人,於此廢真賞。
洼池失蛟龍,破屋藏魍魎。
如持萬黃金,棄之在污壤。
張侯一芟掃,耳目復清曠。
坤倪伏詼譎,閃倐見氣象。
素壁照清秋,檐牙屹相望。
啼鳥共徘徊,飛云自來往。
攜樽聽鳴泉,便可傾佳釀。
煙披舞袖潤,谷應歌聲響。
客醉未容歸,明月纖纖上。
幽懷儻自得,所適即為放。
茲地雖陋僻,境靜猶足尚。
壯士偃旗眠,落日惟樵唱。
緩帶一來游,清風日蕭爽。
注釋參考
鰲足
(1).傳說中 女媧 用作天柱的大龜四足?!痘茨献印び[冥訓》:“於是 女媧 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高誘 注:“鼇,大龜。天廢頓以鼇足柱之?!?晉 成公綏 《天地賦》:“斷鼇足而續(xù)毀,鍊玉石而補缺?!?唐 黃滔 《融結(jié)為河岳賦》:“豈非斷乎鼇足之時,剖彼雞黃之日,二儀各立以交泰,一氣旁流而洋溢。”
(2).器物上做成龜足形狀的底腳。《新唐書·天文志一》:“﹝渾儀﹞表里三重,下?lián)驶?,狀如十字,末樹鼇足,以張四表。?
鄭獬名句,寄題辰州沅陽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萬事無非理數(shù)成,吾徒但向此研精
- 忠嘉計稷契,不事激與隨作者:王撝作品: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
- 吾年四十九,羈旅失幼子。作者:蘇軾作品:去歲九月二十七日在黃州生子名遁小名干兒頎
- 神觀玉立,宛若在目
- 西山看我,我看西山作者:唐毅夫作品:【雙調(diào)】殿前歡 大都西山
- 誤隨弓旌落塵土,坐使鞭箠環(huán)呻呼作者:蘇軾作品:李杞寺丞見和前篇復用元韻答之
- 拂箋續(xù)罷新詩句,回乎重陽越一朝作者:楊公遠作品:十日宋省齋有謂不及同登南山獨步烏聊山
- 平生下箸處,但覺皆羊棗作者:朱翌作品:淮人多食蛙者作詩示意
- 斬斷利名鎖,踏破死生關(guān)作者:姬翼作品:水調(diào)歌頭
- 牧童見人俱不識,盡著芒鞋戴箬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