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程大昌《好事近》
我里比僑居,不欠山青水綠。只恨風沖雁序,使分飛隈澳。只今一葦視苕溪,見天倫雍睦。此去春濃絮起,應翻成新曲。
注釋參考
只今
如今;現(xiàn)在。 唐 李白 《蘇臺覽古》詩:“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吳王 宮里人。” 宋 陳師道 《春懷示鄰里》詩:“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清 李國宋 《朝天宮感懷》詩:“自昔鼎成龍已去,只今松老鶴還飛。” 郭沫若 《雄師百萬挽狂瀾》詩:“只今雙喜大臨門,‘七一’佳期水庫成?!?/p>
一葦
《詩·衛(wèi)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孔穎達 疏:“言一葦者,謂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葦也。”后以“一葦”為小船的代稱。《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臣聞否泰無常,吉兇由人, 長江 之限不可久恃,茍我不守,一葦可航也?!?宋 蘇軾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詩:“今朝橫江來,一葦寄衰朽?!?明 劉基 《旅興》詩之一:“那無一葦航,繁念空悠悠?!?清 林則徐 《中秋炮臺眺月》詩:“日午潮回擢東指,順流一葦如輕鷗?!?/p>
苕溪
水名。有二源: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為 東苕 ,出 天目山 之北者為 西苕 。兩溪合流,由 小梅 、 大淺 兩湖口注入 太湖 。夾岸多苕,秋后花飄水上如飛雪,故名。 唐 羅隱 《寄第五尊師》詩:“ 苕溪 煙月久因循,野鶴衣製獨繭綸?!?宋 蘇軾 《泛舟城南會者五人》詩:“試選 苕溪 最深處,仍呼我輩不羈人?!?宋 張元干 《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詞:“喚取 謫仙 平章看,過 苕溪 ,尚許垂綸否?!?/p>
見天
見天 (jiàntiān) 每天;天天 everyday 他見天早上練習跑步雍睦
雍睦 (yōngmù) 團結,和諧。亦作“雍穆” harmony 雍睦的集體程大昌名句,好事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