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力虛空,三昧出胸臆
出自宋代岳珂《蘇文忠蘿漢偈帖贊》:
佛法離住相,色相本非實。
云何阿羅漢,可以色相求。
居士宰官身,只園夙親近。
會發(fā)宏原深,現(xiàn)此廣長舌。
于后像法世,贊嘆說偈言。
筆力虛空,三昧出胸臆。
撞開癡愚綱,透出大千界。
我昔睹殊勝,會聞諸佛說。
以音聲求我,不能見如來。
偈語復(fù)云何,能離音聲見。
今法解佛意,一切有為法。
非偈亦非贊,應(yīng)作如此觀。
注釋參考
筆力
筆力 (bǐlì) 寫字、畫畫、寫文章用筆行文的力量;文章的氣勢 vigour of strokes in calligraphy or drawing 筆力雄健虛空
虛空 (xūkōng) 心中無著落 hollow三昧
三昧 (sānmèi) 佛教用語,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領(lǐng),真諦 (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陸游《示子過》 深得其中三昧出胸
胸骨向前突出。即今所謂雞胸。 漢 劉向 《列女傳·齊鍾離春》:“卬鼻結(jié)喉,肥項少髮,折腰出胸,皮膚若漆?!?/p>
岳珂名句,蘇文忠蘿漢偈帖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