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歌出門步竹逕,正見溪橋雙月明
出自宋代謝景溫《留題云門山雍熙院》:
耶溪欲盡山轉(zhuǎn)青,中有三寺山為屏。
秦峰表里植蒼翠,仰視萬木相崢嶸。
雪霜洗盡塵土跡,龍蛇蟄處煙氛生。
我攜賓友事登覽,穿徑已覺毛骨輕。
窮幽陟險興不盡,巖房留宿神逾清。
寒隨陰谷一夜來,酒力半酣如不勝。
狂歌出門步竹逕,正見溪橋雙月明。
幽泉亂出石竇響,松風遠送哀猿聲。
凌晨后嶺縱俯仰,長林翠阜何縱橫。
獻之舊地不可辨,懸崖欲斷石作坑。
五云散盡遺跡滅,老僧至今傳此名。
憑高覽古復太息,翻嗟萬事多廢興。
丈夫出處固未測,我於山水心難縈。
區(qū)區(qū)世路雖可厭,脫身向此誠獨醒。
豈知乘興事茲樂,賞心不系窮與亨。
昔人避世非獲已,我今安學禽鳥情。
注釋參考
狂歌
縱情歌詠。 漢 徐干 《中論·夭壽》:“或披髮而狂歌,或三黜而不去。” 唐 杜甫 《贈李白》詩:“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湯朝美司諫見和用韻為謝》詞:“説劍論詩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頗堪哀。” 陳去病 《晝寢雜感》詩:“客難解嘲俱未洽,狂歌哀哭更何徒?!?/p>
出門
出門 (chūmén) 離家外出或遠行 go on a journey;be away from home 〈方〉∶出嫁 when a girl gets married竹逕
見“ 竹徑 ”。
正見
(1).佛教語。八正道之一。意為具有“四諦”理的見解,亦即關于人生真理的徹底領悟。 唐 澄觀 《華嚴經(jīng)綱要》:“正見牢固,離諸妄見?!?隋 江總 《攝山棲霞寺碑》:“深嘵正見,玅識來果?!?宋 洪邁 《容齋五筆·八種經(jīng)典》:“用正見,觀真理,莫出于《觀音普賢菩薩法行經(jīng)》?!?/p>
(2).正確的見解。 郭沫若 《沸羹集·<歷史·史劇·現(xiàn)實>》:“應該寫成好還是壞,你再要拿出正見來,然后才能下出一個‘不妥’?!?/p>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詩:“見底月明夜,無波風定時?!?元 袁士元 《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薄端疂G傳》第九回:“兩個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p>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從軍北征》詩:“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一出:“白蘋紅蓼緑簑衣,青海灘頭一釣磯。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
謝景溫名句,留題云門山雍熙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阿超接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