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薛戎《游爛柯山》
登巖已寂歷,絕頂更岧峣。響像如天近,窺臨與世遙。
悠然暢心目,萬慮一時(shí)銷。
圣游本無跡,留此示津梁。架險(xiǎn)知何適,遺名但不亡。
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難量。
二仙行自適,日月徒遷徙。不語寄手談,無心引樵子。
蒙分一丸藥,相偶窮年祀。
仙山習(xí)禪處,了知通李釋。昔作異時(shí)人,今成相對(duì)寂。
便是不二門,自生瞻仰意。
注釋參考
響像
(1).依稀;隱約。《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忽瞟眇以響像,若鬼神之髣髴?!?李善 注:“響像,猶依稀,非正形聲也?!?/p>
(2).聲音容貌。常指死者。《文選·陸機(jī)<嘆逝賦>》:“尋平生於響像,覽前物而懷之?!?呂延濟(jì) 注:“音響形像?!?唐 李白 《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響像如在,精魂可悲?!?/p>
薛戎名句,游爛柯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