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范成大《麻線堆》:
云木湯胸起,郁峨一峰危。
上有路千折,縺縷如縈絲。
是為熊線堆,厥險天下稀。
逼仄容半足,顛墜寧復(fù)稽。
騰猱尚愁苦,游子將安之?浮屠德寶者,悲智緒等慈。
隨山刊古木,尋壑得長磯。
輿梁捷飛度,熊石綿階熊。
自從新路改,重趼無齋咨。
縣有孫少府,琬琰劖文詞。
勿云此事小,惟有行人知。
況觀峽山路,由來欠平治。
官吏既弗跡,誰肯深長思?天險固自若,當(dāng)令略成蹊。
土工運(yùn)畚鍤,石工操鑿椎。
烈火敗磽確,筑沙填隙巇。
多用百夫力,遠(yuǎn)無五旬期。
但冀米鹽給,不煩金幣支。
非客敢竊議,道傍詢旄倪。
身雖雪山戍,亦愿助毫厘。
工費(fèi)嗟小哉,政須賢有司。
東有管夷陵,西有葉秭歸。
上維沈隱侯,夔臺今吏師。
下維熊繹孫,長材佐州麾。
豈吾金閨彥,不如林下緇。
懸知議克合,了此一段奇。
舟橶避潢潦,置郵疾飛馳。
憧憧吳蜀客,來往當(dāng)無時。
仍磨鉆天石,大熊四賢詩。
不佞愿秉筆,遠(yuǎn)寄峽口碑。
注釋參考
不佞
(1).無口才?!墩撜Z·公冶長》:“ 雍 也,仁而不佞?!?邢昺 疏:“佞,口才也?!?/p>
(2).謙辭,猶言不才?!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肮讶瞬回芎掀浔姸荒茈x也。” 宋 葉適 《上西府書》:“某不佞,自以為無三者之患而獨(dú)有憂世之心。” 清 戴名世 《疑解》:“僕不佞,適有類於北宮子?!?/p>
(3).用作謙稱?!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安回荒芘c二三子同心,而以為皆有罪?!?明 高攀龍 《講義·小引》:“不佞幸從諸先生后,不能無請益之言?!?魯迅 《書信集·致章廷謙》:“該堂將我住址寫下,而至今不將書目寄來,可見嘴之不實,因此不佞對之頗有惡感?!?/p>
秉筆
秉筆 (bǐngbǐ) 執(zhí)筆 do the actual writing遠(yuǎn)寄
謂寄情于世外。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好酣飲,逾多不亂,至於任懷得意,融然遠(yuǎn)寄,傍若無人?!?南朝 陳 張君祖 《答庾僧淵》詩:“沖心超遠(yuǎn)寄,浪懷邈獨(dú)往?!?/p>
峽口
(1).指 西陵峽 口,為 長江 出 蜀 的險隘。 晉 陸機(jī) 《辨亡論下》:“彼若棄長技以就所屈,即 荊 楊 而爭舟楫之用,是天贊我也。將謹(jǐn)守峽口,以待禽耳?!?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二》引《直都記》:“自 黃牛灘 東入 西陵 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唐 杜甫 《峽口》詩之一:“峽口 大江 開,西南控百蠻?!?/p>
(2).泛稱峽谷之口。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八》:“北即 蒼山 ,至此南盡。中穿一峽,西去甚逼,而峽口稍曠。” 清 阮元 《由龍洞巖下西過三龍?zhí)丁吩姡骸?三龍?zhí)?峽口,如防復(fù)如堂?!?楊朔 《黃河之水天上來》:“在這個極險的山峽中間, 河 水從三條峽口奔騰而出,真象千軍萬馬似的?!?/p>
范成大名句,麻線堆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