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時莫親,起羞見讒口
出自唐代儲光羲《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
直道時莫親,起羞見讒口。
輿人是非怪,西子言有咎。
誣善不足悲,失聽一何丑。
大來敢遐望,小往且虛受。
中夜囹圄深,初秋縲紲久。
疏螢出暗草,朔風(fēng)鳴衰柳。
河漢低在戶,蟏蛸垂向牖。
雁聲遠(yuǎn)天末,涼氣生霽后。
負(fù)戶愁讀書,劍光忿沖斗。
哀哀害神理,惻惻傷慈母。
妻子垂涕泣,家僮日奔走。
書詞苦人吏,饋食勞交友。
寒服猶未成,繁霜漸將厚。
吉兇問詹尹,倚伏信北叟。
鬼哭知己冤,鳥言誠所誘。
諸公深惠愛,朝夕相左右。
束濕雖欲操,鉤金庶無負(fù)。
傷羅念搖翮,踠足思驤首。
瑾瑜頗匿瑕,邦國方含垢。
眷言出深阱,永日常攜手。
注釋參考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開筑,北起 九原 (今 內(nèi)蒙古 包頭市 西北),南至 云陽 (今 陜西 淳化 西北),是聯(lián)結(jié) 關(guān)中 平原與 河套 地區(qū)的主要通道?!妒酚洝っ商窳袀髡摗罚骸拔徇m北邊,自 直道 歸,行觀 蒙恬 所為 秦 筑 長城 亭障,塹山堙谷,通 直道 ,固輕百姓力矣。”《新民晚報》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來是一條專供軍隊大規(guī)模進(jìn)攻的寬闊大道……全長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開山,遇溝填溝,工程十分浩大?!?/p>
(2).泛指直的路?!侗笔贰埡鈧鳌罚骸暗凵?太行 ,開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薄段簳ぬ婕o(jì)》:“車駕將北還,發(fā)卒萬人治直道?!?/p>
(3).猶正道。指確當(dāng)?shù)牡览怼?zhǔn)則?!抖Y記·雜記》:“其餘則直道而行之是也?!薄俄n非子·三守》:“然則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見,而忠直日疏。” 唐 呂巖 《促拍滿路花》詞:“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難?!薄抖膛陌阁@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嘆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終不可行!’”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yīng)該緩行》五:“‘犯而不?!撬〉?,‘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p>
起羞
(1).招致羞辱?!稌ふf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孔穎達(dá) 疏:“王者法天施化,其舉止不可不慎,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唐 儲光羲 《獄中貽姚張薛李鄭劉諸公》詩:“直道時莫親,起羞見讒口。”
(2).產(chǎn)生羞恥之感。 宋 王令 《龍角歌和崔公度伯易》詩:“視龍有角急起羞,亟去訴帝龍可憂。”
讒口
說壞話的嘴;讒人。《詩·小雅·十月之交》:“無罪無辜,讒口囂囂?!?唐 羅隱 《寄鄭補闕》詩:“未必便為讒口隔,只應(yīng)貪草諫書忙。” 明 孫柚 《琴心記·廷尉伸冤》:“誰知機伏,塞馬生愁,虛排忠義,受寃讒口?!?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臺省·苛求姓名》:“古來以姓名謗人者,如 裴度 之緋衣坦腹, 宋郊 之國姓祀天,讒口造言,為千古痛恨?!?/p>
儲光羲名句,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