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籀《夏旱一首》:
陽厄會(huì)百六,驕亢慘如燬。
素秋垂二七,十旬赤千里。
土田靈龜坼,水車渴烏柅。
歷時(shí)書不雨,槁矣吁田穉。
雖然海有潮,何堪井無水。
塞鼻炎煙郁,吹面江風(fēng)靡。
憬俗雪不降,炎洲冰詎履。
虐魃豈勝誅,巫尪窘臞悴。
雩萗按典彝,祝史殊跛倚。
資舟舟已盡,振廩廩余幾。
枵然望云漢,邈乎嗥屏翳。
戎虜未入朝,耕戰(zhàn)誠勞勚。
收募聯(lián)什伍,倍蓰給餉饋。
伊人虧顆粒,主者遭忿詈。
覆載疑亭育,蘧蒢視生類。
作為三日霖,霶沱萬事理。
焦枯已不救,根蘗或可冀。
疲民億萬口,生生荷天帝。
侏儒一囊足,孤寡千箱賜。
三軍盡鳧藻,邦邑豈小乂。
注釋參考
三軍
三軍 (sān-jūn) 軍隊(duì)的統(tǒng)稱 the army 三軍過后盡開顏?!猰ao{1~1}澤{1*1}東《七律·長征》 古時(shí)指中軍、上軍、下軍或中軍、左軍、右軍。現(xiàn)指陸軍、空軍、海軍 the three armed services鳧藻
亦作“ 鳧薻 ”。謂鳧戲于水藻。比喻歡悅?!逗鬂h書·杜詩傳》:“陛下起兵十有三年,將帥和睦,士卒鳧薻?!?李賢 注:“言其和睦歡悅,如鳧之戲於水薻也?!?北周 庾信 《齊王進(jìn)赤雀表》:“臣等預(yù)觀休徵,情迫恒慶,不任鳧藻之至?!?唐 司空?qǐng)D 《復(fù)安南碑》:“撫士樂同於鳧藻,伐謀動(dòng)契於龜蓍?!?/p>
邦邑
(1).指封地?!抖Y記·檀弓上》:“謀人之軍師,敗則死之。謀人之邦邑,危則亡之。”
(2).指政區(qū);地區(qū)。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原公水》:“ 魏 興,更開疆宇,分割 太原 四縣,以為邦邑?!?唐 孟郊 《同溧陽宰送孫秀才》詩:“牽苦強(qiáng)為贈(zèng),邦邑光峨峨?!?清 李霨 《楓嶺》詩:“其巔判 閩 浙 ,風(fēng)土隔邦邑。”
蘇籀名句,夏旱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