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與泌《勸孝》:
三復(fù)蓼莪思二親,親恩天地無比倫。
生我鞠我長育我,出入腹我何艱辛。
為人這子欲報德,吳天于我心罔極。
順承猶恐莫酬恩,況敢忘恩為悖逆。
此邦由來多孝義,縣西元有曾參里。
后來因避大賢名,卻易里名為養(yǎng)志。
乃知里有孝順人,至今名號猶芳芬。
人心天理不相遠,前賢孝行胡不遵。
習俗薄惡良可嘆,梟獍之徒肆其悍。
不念父母劬勞恩,悖德悖禮如習慣。
在汝當為反哺烏,汝乃叱之若狗奴。
在汝當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赫鼠。
此事雖云未必然,我乃聞之毛發(fā)寒。
一朝引咎深自責,由我教化有未格。
思昔曾為貴鄉(xiāng)令,見人母子偶相競。
令因涕出受孝經(jīng),母子翻然起新敬。
余今告汝以因緣,汝宜悉把舊惡悛。
從前果報言難盡,孝順之中自有天。
五刑不孝最為大,汝宜猛省聽予誨。
官法昭昭在眼前,輕則編置重則配。
假如幸免遭官刑,必有天刑及汝身。
六丁霹歷飛雷霆,此時無路可自新。
注釋參考
貴鄉(xiāng)
(1).富貴之地。 漢 焦贛 《易林·謙之損》:“當?shù)米匀纾沧鵁o尤;華入貴鄉(xiāng),到老安榮?!?/p>
(2).敬稱對方所居鄉(xiāng)里。 南朝 陳 虞寄 《諫陳寶應(yīng)書》:“ 寄 流離世故,漂寓貴鄉(xiāng)?!薄端疂G傳》第六一回:“ 盧俊義 欠身答禮問道:‘先生貴鄉(xiāng)何處?尊姓高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銀杏》:“鄉(xiāng)大夫有好為雅談?wù)?,問鄰縣一友人云:‘聞貴鄉(xiāng)多銀杏,然否?’友人不應(yīng),問再三不已,旁人皆匿笑,終不悟。蓋銀杏、淫行,音同也?!?/p>
見人
(1).中人,見證人。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二折:“你要借錢,我問你要三箇人,要一箇保人,要一箇見人,要一箇立文書人?!?元 無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只是其間委曲,怎生得箇明白的見人可也好那?!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三:“特請親家到來,做個見人,與我每畫個字兒。”
(2).謂與人相見?!都t樓夢》第四六回:“還這么鬧起來,怎么見人呢?”
母子
(1).母親和兒子?!蹲髠鳌る[公元年》:“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姜 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 漢 禰衡 《鸚鵡賦》:“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離。” 唐 白居易 《母別子》詩:“以汝夫婦新嬿婉,使我母子生別離。”《水滸傳》第二回:“﹝ 史進 ﹞説道:‘師父只在此間過了,小弟奉養(yǎng)你母子二人,以終天年。’”
(2).本源。偏義復(fù)詞,偏于“母”。《朱子語類》卷三:“先儒言‘口鼻之噓吸為魂,耳目之聰明為魄也’,只説得大概,卻更有個母子,這便是坎離水火,煖氣便是魂,冷氣便是魄。” 清 翟灝 《通俗編·母子》:“母子猶云本元。今人多有此語,如所謂母子醬油之類?!?/p>
相競
互相競爭?!稘h書·賈誼傳》:“今世以侈靡相競,而上亡制度,棄禮誼、捐廉恥日甚,可謂月異而歲不同矣?!薄蹲髠鳌は骞四辍贰瓣幉豢瓣枴?唐 孔穎達 疏:“是陰陽相競,陰氣不能勝陽?!?梁啟超 《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第五章:“坐此制造費省,而易於外品相競也?!?/p>
趙與泌名句,勸孝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