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元稹《酬樂天雪中見寄》:
知君夜聽風(fēng)蕭索,曉望林亭雪半糊。
撼落不教封柳眼,掃來偏盡附梅株。
敲扶密竹枝猶亞,煦暖寒禽氣漸蘇。
坐覺湖聲迷遠(yuǎn)浪,回驚云路在長途。
錢塘湖上蘋先合,梳洗樓前粉暗鋪。
石立玉童披鶴氅,臺施瑤席換龍須。
滿空飛舞應(yīng)為瑞,寡和高歌只自娛。
莫遣擁簾傷思婦,且將盈尺慰農(nóng)夫。
稱觴彼此情何異,對景東西事有殊。
鏡水繞山山盡白,琉璃云母世間無。
注釋參考
稱觴
舉杯祝酒。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yīng)詔詩》之九:“降席連緌,稱觴接武?!?唐 馬懷素 《餞唐永昌》詩:“聞君出宰 洛陽 隅,賓友稱觴餞路衢?!?宋 王安石 《次韻王禹玉平戎慶捷》:“稱觴別殿傳新曲,銜璧寧王按舊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三回回目:“試鄉(xiāng)科文闈放榜,上母壽戲綵稱觴?!眳⒁姟?稱觴上壽 ”。
彼此
彼此 (bǐcǐ) 對稱詞。指你我、雙方,那個(gè)和這個(gè) each other;both parties;one another;you and I 彼此錯(cuò)雜。——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軍中之將,各有彼此。——《資治通鑒》何異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與某物某事沒有兩樣。 漢 賈誼 《鵩鳥賦》:“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 晉 張協(xié) 《七命》:“今公子違世陸沉,避地獨(dú)竄……愁洽百年,苦溢千歲,何異促鱗之游汀濘,短羽之棲翳薈?!?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八:“歲暮等淪落,何異蒿與蓬?” mao{1~1}澤{1*1}東 《向國{1|1}民{1*1}dang的十點(diǎn)要求》:“以此制憲,何殊官樣文章。以此行憲,何異**?!?/p>
對景
(1).對著眼前景物。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詞:“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元 耶律楚材 《河中游西園》詩:“對景怕看紅日暮,臨池羞照白頭新?!?/p>
(2).比喻兩相符合;對路?!都t樓夢》第三三回:“ 襲人 聽了這兩件事都對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薄秲号⑿蹅鳌返谑寤兀骸按蠹艺h這戲唱得對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