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詩經(jīng)《狡童》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注釋參考
狡童
(1).姣美的少年。《詩·鄭風(fēng)·山有扶蘇》:“不見 子充 ,乃見狡童?!?孔穎達(dá) 疏:“狡童,謂狡好之童。”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將德》:“愛之若狡童,敬之若嚴(yán)師,用之若土芥?!?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金和尚》:“不敢公然蓄歌妓;而狡童十?dāng)?shù)輩,皆慧黠能媚人?!?/p>
(2).《詩·鄭風(fēng)》有《狡童》篇,譏刺公子 忽 。后以“狡童”借指壯狡昏亂的國君。亦作“ 狡僮 ”?!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罚骸癌z 箕子 ﹞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與我好兮!’所謂狡童者, 紂 也?!?古直 《哀朝鮮》詩:“降王迎軹道,哀哉彼狡童。”
(3).指霸占一方的割據(jù)者。 唐 元稹 《加裴度幽鎮(zhèn)兩道招撫使制》:“ 蔡 有逆孽, 齊 有狡童?!?/p>
(4).未成年的童仆。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外無狡童,內(nèi)無老婢。”
不與
不與 (bùyǔ) 不贊成 do not grant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詩經(jīng)名句,狡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