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攀前輩豈無意,偶來弛擔(dān)鳴珂里
出自宋代王炎《和何應(yīng)辰過山谷墓韻》:
何年馬鬣埋玉樹,上有喬木清風(fēng)寒。
琳瑯金薤落四海,萬象頓挫隨毫端。
追攀前輩豈無意,偶來弛擔(dān)鳴珂里。
生恨與公相后先,臨風(fēng)三嘆不能已。
論詩誰解針膏盲,人間今日無黃香。
經(jīng)過一酹尊中碧,明月灣頭山{闐真換具}寂。
注釋參考
追攀
(1).追隨牽挽。形容惜別。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一:“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唐 杜甫 《遣興》詩之三:“昔在 洛陽 時,親友相追攀?!?明 何景明 《送王夢弼之高郵》詩:“閭閻猶涕淚,道路復(fù)追攀?!?/p>
(2).追隨牽挽。表示哀悼。 唐 韓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之三:“追攀萬國來,警衞百神陪?!?唐 孟郊 《吊盧殷》詩:“君歸新鬼鄉(xiāng),我面古玉顏。羞見入地時,無人叫追攀。”
(3).追隨攀登。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陵者篇》:“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纖麗振綺紈;攜童幼,升崇巒,南望城闕鬱盤桓?!?宋 蘇軾 《次韻馬元賓》:“塞鴻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豈可期。” 陳毅 《過旭角》詩:“ 旭角 山高拔海五千三,汽車行駛難追攀。”
(4).指趕上,超過。 金 王若虛 《文辨三》:“ 楚 詞自是文章一絶,后人固難追攀,然得其近似可矣?!?/p>
(5).追隨,跟隨。 唐 韓愈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詩:“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宋 蘇軾 《用前韻答西掖諸公見和》:“豈惟蹇步困追攀,已覺侍史疲犇送?!?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藝文賞鑒一》:“有感慨弔惜之懷,無追攀壯浪之想?!?/p>
(6).催逼攀折。 宋 王安石 《四月果》詩:“一春強半勒花風(fēng),幾日園林幾樹紅。汲汲追攀常恨晚,紛紛吹洗忽成空?!?/p>
前輩
前輩 (qiánbèi) 年歲大的人 senior 前輩之風(fēng)俗。——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我的前輩 較老的一代 the elder generation 革命前輩 生活在先前時代的人 elder 一個團體或組織的著名的資格較老的成員 elder statesman 具有共同遺產(chǎn)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緣關(guān)系 forefather 在職務(wù)或進程上走在別人前面的人 precursor 開普勒是 牛頓的前輩無意
無意 (wúyì) 沒有做某件事的愿望 have no intention of (doing sth.) 對此無意深究 不是有意的 by chance 無意中說出了心里話弛擔(dān)
(1).放下?lián)?,息肩?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張道人異事》:“一日樵歸,於山道遇二道人對棊,弛擔(dān)就觀?!?/p>
(2).指推卸責(zé)任。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掣籤授官》:“初行時,主者既以權(quán)衡弛擔(dān),幸謝揣摩,得者亦以義命自安,稍減怨懟,亦便計也?!?/p>
(3).指棲息。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追先寺》:“往雖弛擔(dān)為 梁 ,今便言旋闕下,有志有節(jié),能始能終?!?元 黃溍 《杭州送兒侄歸里》詩:“息肩弛擔(dān)今何處?明朝過我 三釜山 ?!?蔡有守 《師子林》詩:“今日嫁 吳門 ,弛擔(dān)輒訪尋?!?/p>
鳴珂里
《新唐書·張嘉祐傳》:“ 嘉祐 , 嘉貞 弟,有干略。方 嘉貞 為相時,任右金吾衛(wèi)將軍。昆弟每上朝,軒蓋騶導(dǎo)盈閭巷,時號所居坊曰‘鳴珂里’?!焙笥弥纲F人的居處。 元 沉禧 《踏莎行·繡床凝思》詞:“綺牀脈脈如春醉。沉吟暗想玉京人,雕鞍何處鳴珂里。” 清 龔自珍 《漢朝儒生行》:“不結(jié)椎埋兒,不長鳴珂里?!?/p>
王炎名句,和何應(yīng)辰過山谷墓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持槍角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