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意去復(fù)還,九變待一顧
出自唐代王昌齡《聽彈風(fēng)入松闋贈楊補闕》:
商風(fēng)入我弦,夜竹深有露。
弦悲與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颼飗青松樹。
松風(fēng)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聲意去復(fù)還,九變待一顧。
空山多雨雪,獨立君始悟。
注釋參考
復(fù)還
1.回返。 2.恢復(fù),歸還。九變
(1).復(fù)雜多變?!稘h書·武帝紀(jì)》:“《詩》云:‘九變復(fù)貫,知言之選?!?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九,數(shù)之多也?!薄赌淆R書·高帝紀(jì)上》:“公忠誠慷慨,在險彌亮,深識九變,妙察五色?!?章炳麟 《訄書·商鞅》:“ 鞅 之作法也,盡九變以籠五官,覈其憲度而為治本?!?/p>
(2).多次演奏。《周禮·春官·大司樂》:“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矣?!?鄭玄 注:“變猶更也,樂成則更奏也?!?唐 鮑防 《元日早朝行》:“九韶九變五聲里,四方四友一身中?!薄端问贰分揪拧罚骸皹分C九變,獻舉重觴?!眳⒁姟?九成 ”。
(3).指用兵的多種機變?!秾O子·九變》:“圯地?zé)o舍,衢地合交,絶地?zé)o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zhàn);涂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故將通于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治兵不知九變之術(shù),雖知五利,不能得人用矣?!?/p>
(4).謂認(rèn)識大道的九項內(nèi)容及其次序?!肚f子·天道》:“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賞罰已明而愚知處宜……古之語大道者,五變而形名可舉,九變而賞罰可言也?!?/p>
一顧
(1).一看。 漢 東方朔 《七諫·怨思》:“過故鄉(xiāng)而一顧兮,泣戲欷而霑衿?!?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每一顧而掩涕,嘆君門之九重,忠怨之辭也?!?唐 劉長卿 《題虎丘寺詩》:“徘徊北樓上,江海窮一顧?!?巴金 《利娜》上篇:“怎樣才能夠使他知道我在這里千方百計地求他一顧啊!”
(2).《戰(zhàn)國策·燕策二》有經(jīng) 伯樂 一顧而馬價十倍之說。后以“一顧”喻受人引舉稱揚或提攜知遇。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主簿怨情》詩:“生平一顧重,宿昔千金賤。”《南史·蕭子顯傳》:“一顧之恩,非望而至?!?唐 李益 《將赴朔方早發(fā)漢武泉》詩:“問我此何為,平生重一顧?!?/p>
(3).謂顧瞻偏重于某一邊?!妒酚洝ぜ静紮璨剂袀鳌罚骸爱?dāng)是之時, 彭王 一顧,與 楚 則 漢 破,與 漢 而 楚 破?!?/p>
王昌齡名句,聽彈風(fēng)入松闋贈楊補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