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邵雍《年老逢春十三首》:
年老逢春認(rèn)破春,破春不用苦傷神。
身心自有安存地,草木焉能媚惑人。
此日榮為佗日瘁,今年陳是去年新。
世間憂喜常相逐,多少酒能平得君。
注釋參考
身心
身心 (shēnxīn) 肉體和精神 body and mind 身心健康 心思,精神 mind 身心恍惚 指人的品德修養(yǎng) integrity;moral character 而非是者,雖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層己焉而不可得也?!濉?劉開《問說》安存
(1).安定生存?!俄n非子·孤憤》:“與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與亡國(guó)同事者,不可存也。今襲跡於 齊 晉 ,欲國(guó)安存,不可得也?!?漢 焦贛 《易林·乾之豫》:“ 禹 鑿 龍門 ,通利水源。東注滄海,民得安存?!薄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胺蛉司挥泊娑鴲何M?,然而政亂國(guó)危者甚眾,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滅也?!薄度龂?guó)志·吳志·華覈傳》:“自是之后,彊臣專政,上詭天時(shí),下違眾議,亡安存之本,邀一時(shí)之利,數(shù)興軍旅,傾竭府藏,兵勞民困,無時(shí)獲安。”
(2).安撫存恤。《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 季布 得知心里怕,甜言美語卻安存。” 宋 蘇轍 《乞分別邪正札子》:“蓋小人不可使在朝廷,自古而然矣;但當(dāng)置之於外,每加安存,使無失其所?!?/p>
(3).猶安歇。 元 無名氏 《馮玉蘭》第一折:“我須是有量忖,又沒箇村莊道店好安存,只我這知書達(dá)禮當(dāng)恭謹(jǐn),怎肯著出乖露丑遭談?wù)??!?/p>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兑住だぁ罚骸疤斓刈兓菽巨??!?唐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shī)>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p>
(2).指荒野?!俄n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p>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bào)乾坤之施。”
媚惑
媚惑 (mèihuò) 謂以美色迷惑人 confuse by attractive appearance邵雍名句,年老逢春十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