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侯。
出自唐朝杜甫《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
使君高義驅(qū)今古,寥落三年坐劍州。但見文翁能化俗,
焉知李廣未封侯。路經(jīng)滟滪雙蓬鬢,天入滄浪一釣舟。
戎馬相逢更何日,春風(fēng)回首仲宣樓。
注釋參考
文翁
漢 廬江 舒 人。 景帝 末,為 蜀 郡守,“仁愛好教化”,在 成都 市中起學(xué)官,入學(xué)者免除徭役,成績優(yōu)者為郡縣吏,每出巡視,“益從學(xué)官諸生明經(jīng)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 蜀 郡自是文風(fēng)大振,教化大興。見《漢書·文翁傳》。后世用為稱頌循吏的典故?!峨`釋·漢李翕析里橋郙閣頌》:“僉曰大平兮, 文翁 復(fù)存。” 唐 杜甫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詩:“但見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廣 不封侯?!?宋 范仲淹 《和并州鄭宣徽見寄》:“向此行春無限樂,卻慚何道繼 文翁 ?!?清 姜埰 《雜詠》:“思 吳 失 張翰 ,化 蜀 愧 文翁 。”
化俗
(1).謂風(fēng)俗受德教而發(fā)生變化。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必若所云,則是 蜀 不變服,而 巴 不化俗也?!薄逗鬂h書·曹褒傳》:“以禮理人,以德化俗?!?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口號》:“文母憂懃初化俗,曾孫仁孝已通天?!?明 何景明 《憶昔行》:“君行訪古兼化俗,長楫輶軒指南極?!?/p>
(2).教化與風(fēng)俗。 漢 張衡 《西京賦》:“故帝者因天地以致化,兆人承上教以成俗,化俗之本,有與推移?!?漢 王符 《潛夫論·德化》:“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情性者,心也,本也;化俗者,行也,末也。末生於本,行起於心?!?/p>
李廣未封
漢 名將 李廣 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 李廣 本人抗擊 匈奴 ,戰(zhàn)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后因以“李廣未封”、“李廣不侯”、“李廣難封”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唐 王勃 《滕王閣序》:“ 馮唐 易老, 李廣 難封。屈 賈誼 於 長沙 ,非無圣主;竄 梁鴻 於海曲,豈乏明時?!?唐 杜甫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詩:“但見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廣 未封侯?!?五代 徐夤 《贈楊著》詩:“ 李廣 不侯身漸老, 子山 操賦恨何深!”
杜甫名句,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