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汪元量《感慈元殿事》:
翠華扶輦出彤庭,蜜炬星繁天未明。
鵷鷺分行江上別,熊羆從駕雨中行。
綠波淼淼浮三殿,紫禁沈沈斷六更。
惟有周遭山似洛,不堪回首淚縱橫。
注釋參考
淼淼
水勢浩大貌。 南朝 梁 沉約 《法王寺碑》:“炎炎烈火,淼淼洪波?!?唐 王建 《水夫謠》:“逆風上水萬斛重,前驛迢迢后淼淼。” 清 金農(nóng) 《懷張機客淮陰黃樹谷客廣陵》詩:“清 淮 淼淼接 雷塘 ,二子淹留各異鄉(xiāng)?!薄对娍?978年第2期:“任它銀河淼淼,天幕森森, 黃河 、 長江 ,自有兒女叩天門?!?/p>
三殿
(1).即 唐 大明宮 之 麟德殿 。《玉?!m室·唐三殿》:“ 三殿 者, 麟德殿 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 三院 。結(jié)鄰 鬱儀樓 即 三殿 之東西廊也。” 唐 杜甫 《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詩:“詔從 三殿 去,碑到百蠻開?!?唐 韓愈 《李公墓志銘》:“十三年,公與 忠武軍 節(jié)度使司空 光顏 、 邠寧 節(jié)度使尚書 釗 ,俱來朝,上為之燕 三殿 ?!?/p>
(2).指皇宮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宮。 宋 王安石 《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清 昭槤 《嘯亭雜錄·國初定三院》:“至 順治 戊戌,始復 明 制,改設 中和殿 、 保和殿 、 武英殿 、 文華殿 、 文淵閣 、 東閣 諸大學士名。 乾隆 戊辰,特旨罷 中和殿 大學士,改為 體仁閣 ,以配三殿三閣之名焉?!?/p>
(3). 宋 時太皇太后在世,與皇太后、皇后并稱三殿;若無太皇太后,則天子與太后、皇后亦稱三殿。 宋 錢愐 《錢氏私志》:“上同三殿徐登步輦還內(nèi)?!?宋 程大昌 《演繁露·三宮三殿》:“國朝有太皇太后時,并皇太后、皇后稱三殿,其后,乘輿行幸,奉太后,偕皇后以出,亦曰三殿。”
紫禁
古以紫微垣比喻皇帝的居處,因稱宮禁為“紫禁”?!段倪x·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掩綵瑤光,收華紫禁?!?李善 注:“王者之宮,以象紫微,故謂宮中為紫禁?!?唐 戴叔倫 《宮詞》:“紫禁迢迢宮漏鳴,夜深無語獨含情?!薄肚貋懔鶉皆挕肪砩希骸隘E鐘傳紫禁之聲, 遼水 泛紅霞之影?!?/p>
沈斷
亦作“沉斷”。深沉果斷?!稌x書·劉毅傳》:“ 毅 剛猛沉斷,而專肆很愎?!薄杜f唐書·李抱真?zhèn)鳌罚骸?抱真 沉斷多智計,嘗欲招致天下賢儁,聞人之善,必令持貨幣數(shù)千里邀致之。”
六更
宋 宮中更漏較民間為短,宮中五更,民間才四更。宮中五更過后,梆鼓交作,始開宮門,俗稱之六更。 宋 周遵道 《豹隱紀談》卷一:“ 楊誠齋 詩云:‘天上歸來有六更?!w內(nèi)樓五更絶,柝鼓變作,謂之蝦蟆更,禁門方開,百官隨入,所謂六更者也。外方則謂之攢點云?!?宋 楊萬里 《謝余處恭送七夕酒果蜜食化生兒》詩:“醉眠管得銀河鵲,天上歸來打六更。”原注:“予庚戌考試,殿廬夜漏殺五更之后復打一更,問之雞人,云:宮漏有六更。” 宋 汪元量 《醉歌》:“亂點連聲殺六更(一作:花底傳籌殺六更),熒熒庭燎待天明?!卑?,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六更》云:“其實宮鼓以外間四更促為五更,故五鼓終竟時,蚤於外間耳,鼓節(jié)未嘗溢六也。” 清 俞樾 《茶香室四鈔》有“ 宋 制并無六更”條,可參閱。
汪元量名句,感慈元殿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