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令《旅次寄寶覺訥師》:
小雨破宿暑,曉風(fēng)忽焉遒。
山深樹翳陰,蜩蚻應(yīng)已秋。
清坐想高絕,語言誰應(yīng)酬。
豈不念一往,抱病終自留。
羈旅少往還,有來或非儔。
命仆一謝之,縱我冠屨休。
移床上高堂,解書散床頭。
於此有嘉興,念世誰與謀。
獨思山林入,茲意可綢繆。
何當買田廬,共遂丘壑游。
注釋參考
與謀
參與謀劃。《左傳·宣公七年》:“夏,公會 齊侯 伐 萊 ,不與謀也。凡師出,與謀曰及,不與謀曰會。” 杜預(yù) 注:“與謀者,謂同志之國,相與講議利害,計成而行之,故以相連及為文。”《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盡誅所與謀者。于是乃遣 淮南王 ,載以輜車,令縣以次傳?!?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對于新文藝,不久當有一種有組織的壓迫和摧殘,這事情是好象連幾個書店也秘密與謀的?!?/p>
王令名句,旅次寄寶覺訥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