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道寧《偈六十三首》:
祖師門(mén)下,妙旨無(wú)私。
不墮物機(jī),混融凡圣。
所以涅磐城里,作者猶嗤。
明月堂前,道人不顧。
灰身滅智,豈是丈夫。
避色逃聲,何名作者。
撈龍打鳳,須信男兒。
露刃藏鋒,還他開(kāi)士。
化城抹過(guò),寶所非遙。
獨(dú)步坤維,何人境界。
打破畫(huà)瓶歸去后,南山下雨北山云。
注釋參考
混融
(1).混和融合。 前蜀 杜光庭 《趙郜助上元黃箓齋詞·中元》:“動(dòng)靜行藏,未混融於大道;年辰宿曜,猶纏集於眾災(zāi)。”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四:“使君袖有轉(zhuǎn)物手,鸕鷀杓中平等分。更憑石髓媒妁之,混融併作一家春。” 明 郎瑛 《七修類稿·義理·草木綠色》:“予嘗見(jiàn)畫(huà)者以青黃之色和而成緑,然后知木色本青,今草木俱緑者,草木因出於土,則生養(yǎng)混融而緑矣?!?/p>
(2).含混,不分明。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易》曰:‘精氣為物,游魂為變?!h得多少混融?!?/p>
凡圣
佛教語(yǔ)。謂凡夫與圣者。佛家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皆為圣者;自此而下,未斷惑證理之人,皆是凡夫。 南朝 梁 沉約 《神不滅論》:“自凡及圣,含靈義等。但事有精麤,故人有凡圣?!薄斗ㄔ分榱帧肪矶骸盁o(wú)何,坐終,其髑髏全成無(wú)縫,故知凡圣同居,事不可別?!?元 梵琦 《漁家傲·西方樂(lè)》詞:“佛理在躬如玉璞,須凴巧匠勤雕琢,凡圣皆由心所作。難描邈,華臺(tái)寶座珠瓔珞?!?/p>
釋道寧名句,偈六十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